游客
题文

德国鲁尔区从20世纪60年代到80年代,经济结构进行大规模的调整,根据下面的鲁尔区产值结构图(图中①表示1958年,②表示1995年)及所学知识判断21、22题。

图中反映鲁尔区经济结构调整前后的显著变化是:              

A.重工业比重下降,轻工业比重上升
B.第三产业迅速发展
C.园艺业比重增大
D.钢铁工业比重上升,化学工业比重下降

调整后,鲁尔区的炼铁厂集中到西部,有的炼铁高炉还建到了荷兰海边,主要原因是:  

A.盛行风会将烟尘吹向海洋,减轻大气污染
B.靠近鹿特丹港及莱茵河,降低运费
C.可将铁矿石炼铁后的废渣提供给荷兰填海造陆及作建筑材料
D.炼铁需要大量冷却水,西部水源丰富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两幅图中A为我国西北部地区的某内流湖,B为湖边的一处绿洲。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湖泊水位最高的季节及补给来源分别是

A.春季潜水 B.夏季高山冰雪融水
C.秋季湖泊水 D.冬季大气降水

A湖泊主要参与的水循环类型及潜水补给湖水的时间分别是

A.海陆间循环7月-10月 B.陆地内循环10月-次年3月
C.海上内循环3月-7月 D.陆地内循环3月-10月

下图为我国东部地区某城市30年来人口数量变化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图中反映出该城市近年来
①人口老龄化严重②人口素质低③劳动力不足④外来人口数量多

A.①④ B.②④ C.①③ D.②③

解决该市人口问题的主要措施是
①严格执行计划生育政策
②健全社会保障体系
③严格限制外来务工人员进城
④积极发展第三产业,扩大就业面

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②③

读下图“世界某自然带分布示意图”(阴影部分),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该自然带分布的最主要因素是

A.纬度位置 B.大气环流
C.洋流性质 D.地形地势

下列地理过程能反映该自然带地理特征的是

A.坡地垦荒→水土流失→农业减产
B.围湖造田→湖泊萎缩→洪涝频发
C.过量引水→河流干涸→绿洲萎缩
D.工农业发展→过采地下水→地面沉降

读世界某区域示意图,回答下列各题。

该区域木材加工业主要沿波罗的海沿岸分布,其考虑的主导因素是

A.接近原料产地 B.科技力量雄厚
C.劳动力丰富 D.沿岸水运便利

近年来,该地区来自非洲的游客不断攀升。这里的景观在非洲最不可能看到的是

A.湖光山色景观 B.曲折峡湾景观
C.午夜太阳景观 D.林海景观

下表示意环北极部分国家的北极地区土地面积、人口、GDP占全国的比重。据此完成下列各题。
表(人口为2006年数据:GDP为2005年数据)

国家
加拿大
美国
俄罗斯
丹麦
北极地区土地面积占国土比重(%)
43.74
6.1
51.67
98.05
北极地区人口占全国总人口比重(%)
1.94
1.94
5.01
1.94
北极地区GDP占全国比重(%)
2.1
0.3
12.6
1.3


环北极国家中,北极地区对本国经济发展作用最大的是

A.加拿大 B.丹麦 C.美国 D.俄罗斯

近年来,环北极国家日益重视北极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是由于

A.全球气候变暖 B.陆地面积扩大
C.人口快速增加 D.地理位置重要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