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环境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A.环境问题主要表现为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固体废弃物污染 |
| B.发展中国家工业生产落后,因此环境问题不如发达国家严重 |
| C.协调人类与环境关系的根本途径是积极发展经济 |
| D.有些环境问题不只影响某一个国家或地区,而且可能影响到其他国家甚至全球 |
下图是北纬38°附近我国东部某地1949年和2009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示意图,读图回答第下列各题。
该地
| A.地势北高南低 | B.河流在CB段有凌汛现象 |
| C.林地为常绿阔叶林 | D.河流在C地易形成冲积扇 |
该地1949年至2009年间
| A.农业用地类型减少 | B.城市主要沿河流发展 |
| C.水土流失可能加重 | D.耕地均变为城市用地 |
某干旱半干旱地区人口持续增长。下图示意该地区25人/平方千米等人口密度线的变化。完成下列各题。
对该地区人口分布描述,正确的是
| A.西北多东南少 | B.南多北少 | C.东北多西南少 | D.均匀分布 |
若A地区人口密度高于周边地域,其原因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水源充足 | B.资源开发 | C.交通便利 | D.地势高峻 |
下图为我国某城市简图,该城市主导风向为东北风,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工业区最适宜布局在
| A.A区 | B.B区 | C.C区 | D.D区 |
国道改道的主要原因是
| A.与火车站对接,实现铁路公路联运 | B.城市土地价格的上涨 |
| C.推动郊区城市化,带动郊区经济的发展 | D.缓解城区的交通拥堵和大气污染 |
下图示意世界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受M水域影响形成的多雪地带主要位于该水域
| A.南侧 | B.北侧 | C.东侧 | D.西侧 |
符合图中E、F两地间7月等温线大致延伸状况的是

L区域发展商品谷物农业的有利条件是
①临近世界主要谷物进口国②农业科技发达
③水运、铁路运输便利④人均土地资源丰富
|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④ |
下图示意我国南方某区域,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岩层从老到新的排列顺序是
| A.T1T2T3 | B.T2 T3 T1 |
| C.T3T1T2 | D.T3 T2 T1 |
甲河谷形成的主要地质作用是
| A.断裂下陷 | B.背斜顶部受外力的侵蚀作用 |
| C.流水的侵蚀作用 | D.冰川的侵蚀作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