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黄河流域图”,右侧圆形区域是左图p区域的放大图,据此回答21~22题。
图示p地形区名称及成因分别是
| A.华北平原;流水沉积 | B.华北平原;风力沉积 |
| C.黄土高原;流水沉积 | D.黄土高原;风力沉积 |
p区域大部分地区的地貌特征及成因分别是
| A.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流水沉积 | B.地势较高,开阔平整;风力沉积 |
| C.支离破碎,千沟万壑;流水侵蚀 | D.地表崎岖,岩石裸露;风力侵蚀 |
读云南路南石林地区不同植被下土层空气中CO2浓度示意图,回答问题8~9题。
如果水分条件相同,下列植被分布区中土层最易被溶蚀的是
| A.无植被耕地 | B.柏树林 | C.人工草坡 | D.天然草坡 |
如果当地植被遭到破坏,可能会产生一系列的环境问题或自然灾害,但不会引起
| A.水土流失 | B.土壤盐碱化 | C.滑坡、泥石流 | D.荒漠化 |
读表,回答6~7题
嘉峪关市2003年农、林、牧、渔业产值增长情况(单位:万元)
| 年份 |
农业 |
林业 |
牧业 |
渔业 |
| 2002年 |
9430.29 |
85.24 |
2238.96 |
62.75 |
| 2003年 |
10750.08 |
376.40 |
2506.16 |
54.75 |
2003年产值增长最快的是
| A.林业 | B.农业 | C.牧业 | D.渔业 |
该产业迅速增长最不可能给当地带来的影响是
| A.导致生态环境更加脆弱 |
| B.提高了综合经济效益 |
| C.保护了生态环境 |
| D.减轻了环境污染 |
在工业发展中我国吸取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应注重的是
| A.要减慢工业发展步伐,降低国民经济发展速度 |
| B.先大力发展经济,有一定资金积累后,再加大环保投入,治理污染 |
| C.我国目前环境质量较好,无须采取治理环境的措施 |
| D.发展清洁生产技术,减小环境污染程度 |
读“经济发展与环境关系示意图”,回答3~4题
图中A—C阶段的主要产业可能是
| A.核工业 | B.钢铁工业 | C.耕作农业 | D.电子工业 |
一些发达国家的环境污染程度处于C点以后,其原因是
①增加环保投入
②工业技术进步
③产业结构调整
④工业发展迅速减慢
⑤出现逆城市化现象
| A.①②⑤ | B.①②③ | C.②③④ | D.②③⑤ |
以下属于次生环境问题的是
①过度放牧引起的草原退化;
②火山喷发造成的大气污染;
③大面积开垦草原引起的沙漠化和土地沙化;
④地震破坏引起的水体污染;
⑤滥采滥捕使珍稀物种灭绝;
⑥植被破坏引起的水土流失;
| A.①③④⑤⑥ | B.①②③④⑤⑥ | C.①②⑤⑥ | D.①③⑤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