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一动物细胞中得到两类大分子有机物X、Y,已知细胞中X的含量大于Y,用胃液处理,X被分解而Y不变。X含有化学元素N,有的还含有S,Y含有化学元素N和P,它们与碘都没有颜色反应,细胞膜上有X而无Y。下列有关X、Y的叙述,错误的是( )
| A.X可能是蛋白质 |
| B.Y的基本组成单位可能是核苷酸 |
| C.细胞膜上的X可能是载体 |
| D.Y只存在于细胞核中 |
下图为渗透作用的两组实验(A代表某种高浓度蔗糖溶液,B、C代表两种低浓度蔗糖溶液)。开始时如图一,过一段时间后结果如图二,漏斗管内液面不再发生变化,H1、H2表示漏斗管内液面与烧杯中液面的高度差。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图一中B的浓度大于C的浓度
B.图二中两漏斗中A的浓度相等
C.图一B溶液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小于C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D.图二A中水分子扩散到B的速率等于B中水分子扩散到A的速率
下图分别表示一种叶绿素分子、血红蛋白分子部分结构、双缩脲和吲哚乙酸的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植物体缺镁会使植物的光补偿点光照升高,光饱和点光照降低 |
| B.血红蛋白主要存在于血浆中,而组织液和淋巴几乎不含有 |
| C.双缩脲与蛋白质反应呈紫色 |
| D.吲哚乙酸是一种植物激素,在植物细胞中的核糖体上合成 |
下列有关高中生物实验中实验材料、试剂的使用及实验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A.用甲基绿染液单独对洋葱鳞片叶内表皮染色,观察细胞内DNA的分布 |
| B.用蒸馏水对猪血细胞稀释处理后,进行体验细胞膜制备实验 |
| C.用苏丹Ⅲ对花生组织切片进行染色,可观察到橘黄色的脂肪颗粒 |
| D.用卡诺氏液对低温处理的根尖进行固定后,直接进行解离、漂洗、染色、制片、观察 |
真核生物细胞核基因转录过程中,新产生的mRNA可能和DNA模板稳定结合形成DNA-RNA双链,使另外一条DNA链单独存在,此状态称为R-loop。研究显示,R-loop会引起DNA损伤等一些不良效应。而原核细胞却没有发现R-loop的形成。产生这种差异可能的原因是()
| A.原核生物的mRNA与DNA模板链不遵循碱基互补配对 |
| B.原核生物边转录mRNA边与核糖体结合进行翻译 |
| C.原核生物DNA双链的结合能力更强 |
| D.原核生物DNA分子数目较少 |
下列有关调查活动或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①用甲基绿对线粒体进行染色,可观察到蓝绿色颗粒状的线粒体
②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实验中,橙黄色带在滤纸条最上边,判断胡萝卜素在层析液中溶解度最大
③“观察DNA和RNA在细胞中的分布”和“观察花生子叶细胞中的脂肪颗粒”两个实验都需要显微镜
④调查人类色盲遗传病的发病率时,常在患者家系调查并计算发病率
⑤CO2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黄变绿再变蓝,而酒精可使酸性条件下的重铬酸钾变成灰绿色
⑥标志重捕法调查野兔种群密度时,若个别标志物脱落,则计算的种群密度偏高
⑦探究温度对淀粉酶活性影响的实验,不能用斐林试剂代替碘液
⑧用于观察质壁分离与复原的紫色洋葱表皮细胞同样可用来观察植物细胞有丝分裂
| A.①⑤⑥⑧ | B.②③⑥⑦ | C.②④⑤⑥ | D.①②⑦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