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传统的农作物育种途径往往是通过杂交获得,随着生物工程技术的不断发展,新品种的培育途径逐渐被拓宽。目前培育农作物新品种的途径被广泛应用。下图为水稻的几种不同育种方法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A、D方向所示的途径表示_________________育种方式,A→B→C途径表示______________育种方式。这两种育种方式相比较,后者优越性主要表现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B常用方法为_________________, C、F过程中最常用的药剂是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E常用各种射线照射或者用亚硝酸等处理,此种育种方法利用的遗传学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G的过程涉及的生物工程技术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能定向改造生物性状的育种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现代生物技术在育种中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根据以下材料回答有关遗传问题:
Ⅰ.豌豆的表现型有高茎和矮茎、紫花和白花,其中紫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由两对等位基因控制,这两对等位基因中任意一对为隐性纯合则表现为白花。用纯合的高茎白花个体与纯合的矮茎白花个体杂交,F1表现为高茎紫花,F1自交产生F2,F2有4种表现型:高茎紫花162株,高茎白花126株,矮茎紫花54株,矮茎白花42株。请回答:
⑴根据此杂交实验结果可推测,株高受对等位基因控制,依据是。在F2中矮茎紫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矮茎白花植株的基因型有种。
⑵如果上述两对相对性状自由组合,则理论上F2中高茎紫花、高茎白花、矮茎紫花和矮茎白花这4种表现型的数量比为
Ⅱ.水稻的高杆对矮杆为完全显性,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A、a),抗病对易感病为完全显性,由另一对等位基因控制(B、b),现有纯合高杆抗病和纯合矮杆易感病的两种亲本杂交,所得F1代自交,多次重复实验,统计F2的表现型及比例都近似得到如下结果:高杆抗病:高杆易感病:矮杆抗病:矮杆易感病=66:9:9:16。据实验结果回答下列问题:
(3)控制抗病和易感病的等位基因(遵循/不遵循)基因的分离定律。
(4)上述两对等位基因之间(遵循/不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5)F2代中出现了亲本所没有的新的性状组合,产生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是有性生殖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进行了,具体发生在时期。
(6)有人针对上述实验结果提出了假说:
①控制上述性状的两对等位基因位于对同源染色体上
②F1通过减数分裂产生的雌雄配子的比例都是AB:Ab:aB:ab=4:1:1:4
③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为验证上述假说,请设计一个简单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实验设计:
预期结果:

某研究者用非洲爪蟾性腺为材料进行了下列实验。请回答下列问题:
(1)对非洲爪蟾的精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绘制了以下示意图。

⑴上图中甲、乙、丙、丁细胞含有同源染色体的有_______;称为初级精母细胞的有_______。
丁细胞中染色体的互换区段内同一位点上的基因__________(填“相同”“不相同”或“不一定相同”)。
(2)如对卵巢切片进行显微观察,可能看到甲、丙、丁同时期的细胞,却无法看到和乙细胞同时期的细胞,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该研究者进行了一系列“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实验,结果如下:

(注:孕酮属于类固醇激素,是孕激素的一种。)
由实验一可得出推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_含有可以诱导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
由实验二可得出推论:诱导早期卵母细胞成熟的物质称为“促成熟因子”,这种“促成熟因子”的化学成分是________;孕酮在实验二中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菰是水稻的一种,其茎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称茭白,科学家对菰的光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
Ⅰ.科学家将菰的倒数第三片功能叶片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离体培养,利用红外CO2分析仪分析CO2的变化,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1回答问题(1)~(3):

(1)在温度为____________时,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2)若光照和黑暗各占一半,且光照时的光照强度一直和图1中的光照强度一样,则菰的功能叶在10℃时生长状况为_________。

A.干重将减轻 B.干重将增加 C.干重不变 D.无法判断

(3)用CO2消耗来表示,35℃时菰叶片的真实光合速率约为____________μmol·m-2·s-1
Ⅱ.科学家进一步制作出了净光合速率与光照强度、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图如图2和图3所示,根据图1、图2、图3,回答问题(4)(5):

(4)图2的曲线最可能是在温度为_______℃时作出来的。A点产生ATP的场所有
(5)种植菰生长的最适条件是温度_________℃,光照强度__________(μmol·m-2·s-1)
(6)写出菰制造有机物的反应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氧化硫硫杆菌(TT03)是一种化能自养细菌,它能将硫单质氧化为硫酸,常用于改良盐碱地,而盐碱地中的重金属离子会影响改良效果。以下是有关硫酸锌对TT03产酸量影响的研究:
试剂与仪器:蒸馏水,两种浓度的硫酸锌溶液,液体培养基,恒温摇床等。
(1)实验步骤:
第一步:在液体培养基中先加入等量硫单质、再分别加入等量蒸馏水和两种浓度硫酸锌溶液并标记。
第二步:对配制好的培养基进行
第三步:各组接种。后放入恒温摇床中培养7天。
第四步:
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2)分析回答:
①TT03将CO2和H2O合成有机物所需能量来于
②培养TT03的液体培养基与培养大肠杆菌的液体培养基组成成分上最大的区别是
③分析上图可知,硫酸锌对TT03产酸的影响是

(3)研究人员用相同的方法继续研究醋酸铅对TT03产酸量的影响,请设计出记录实验结果
的表格。

菰是水稻的一种,其茎基部膨大可作蔬菜食用,称茭白。科学家对菰的光
合作用特性进行研究,将菰的倒数第三片功能叶片在不同温度和光照强度下进行离
体培养,利用红外CO2分析仪分析CO2的变化,所得结果如下图所示:根据图1回
答问题(1)~(3):
(1)在温度为____________时,菰叶片的光合作用速率和呼吸作用速率相同。
(2)若光照和黑暗各占一半,且光照时的光照强度一直和图1中的光照强度一样,则菰的功能叶在10℃时生长状况为_________。

A.干重将减轻 B.干重将增加
C.干重不变 D.无法判断

(3)用CO2消耗来表示,35℃时菰叶片的真实光合速率约为____________μmol·m-2·s-1。科学家进一步制作出了光饱和点和光补偿点与温度的对应关系图如图2、图3所示,根据图1、图2、图3,回答问题(4)(5):

(4)图2的曲线是在温度为_______℃时作出来的。A点产生ATP的场有
(5)种植菰的最适条件是温度_________℃,光照强度__________(μmol·m-2·s-1)
(6)研究发现,在一天中,菰叶片中细胞间隙CO2的浓度和净光合速率的值呈现出负相关性,请简要解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