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慕尼黑大学的一位教授是这样看待中国的:他首先把中国分成东部与西部,再分别分成南北两部分,形成如下图①、②、③、④四块区域,并将这四块区域命名为“银色中国”“金色中国”“黄色中国”和“绿色中国”。据此回答28~30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银色中国”与“金色中国”以冈底斯山为界 |
B.“金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包括贺兰山 |
C.“黄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为秦岭 |
D.“银色中国”与“绿色中国”的分界线是巫山 |
关于各区域某些特征的描述,正确的是
A.“黄色中国”——一年四季常绿 | B.“金色中国”——高寒 |
C.“绿色中国”——一年两到三熟 | D.“银色中国”——伏旱 |
应该说,这位教授的分区还缺一部分,这一部分应命名为
A.黑色中国 | B.白色中国 | C.红色中国 | D.蓝色中国 |
左图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右图为云贵高原崎岖地表景观。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关于左图中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丙岩石中有化石 | B.丙.乙岩石均具有层理结构 |
C.③对地表形态影响最大 | D.①是石灰岩变为大理岩的过程 |
图中云贵高原为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形成该地区地貌的作用是
A.②和风力侵蚀 | B.②和流水侵蚀 |
C.③和流水侵蚀 | D.③和风力侵蚀 |
下图是8月份(水温最高月)太平洋表层海水温度等值线分布示意图(单位∕℃),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四点水温,由高到低的排列为
A.①②③④ |
B.①③④② |
C.②①③④ |
D.①③②④ |
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M海域等温线密集,是寒暖流交汇区 |
B.N处不受洋流影响,等温线与纬线平行 |
C.O处受上升洋流的影响,形成大型渔场 |
D.P处受寒流影响,故等温线向北凸出 |
下图中甲为某区域示意图,乙反映甲中的P地河谷及其附近地质剖面,P地河谷剖面的形成与地转偏向力的作用有关。读图回答下列各题。甲图中河流的流向为
A.由北向南 | B.由南向北 |
C.由东向西 | D.由西向东 |
河谷处的地质构造为
A.向斜 | B.背斜 | C.谷地 | D.山岭 |
乙图中的泉,涌水量最大的季节最可能是
A.我国东部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 B.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 |
C.亚欧大陆上受冷高压控制 | D.南亚盛行西南季风 |
下图为王娟同学拍摄的我国长白山天池自然风光及天池周边“浮石”图片,据此完成下列各题。长白山天池形成源于
A.火山活动 | B.溶洞塌陷 |
C.地壳下陷 | D.岩石崩塌 |
关于“浮石”的说法正确的是
A.“浮石”中能找到动植物化石 |
B.“浮石”孔隙源于外力侵蚀 |
C.“浮石”与大理岩岩性相同 |
D.“浮石”源于岩浆喷发 |
读北半球大气环流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受①、②气压带、风带交替控制形成的气候类型是 ( )。
A.地中海气候 | B.热带草原气候 |
C.亚热带季风气候 | D.热带沙漠气候 |
当气压带⑤被切断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正值北半球夏季,北京盛行东南风 |
B.南亚盛行东北风 |
C.北印度洋的季风洋流呈顺时针流动 |
D.我国东南沿海常受台风影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