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世纪中期,一位正直的英国人在评论一场战争时说:“我从没有听到过比这次对华战争的起源更不公道、进行时更让英国丢脸的战争。”这场战争是
A.鸦片战争 | B.镇压太平天国运动 | C.甲午中日战争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 |
1625年,运往欧洲的棉布为22.15万匹,到1 7世纪末,这项贸易直线上升,棉织品不仅比毛织品轻,而且便宜……这是一种销售范围很广、需求量很大的商品,它足以带动一场工业革命。该材料主要说明的是
A.殖民掠夺引发工业革命 | B.资本流动带动工业革命 |
C.市场需求刺激工业革命 | D.经济发展要求工业革命 |
美国史学家斯塔夫里阿诺斯认为“19世纪欧洲对世界的支配与其说是以其他任何一种手段或力量为基础,不如说是以蒸汽机为基础”。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①蒸汽机提供动力,工业生产进入机器大生产时期
②蒸汽机使用技术不断提高,推动了动力理论的发展
③蒸汽机促进交通运输的发展,使世界联系更加紧密
④欧洲列强以武力侵略为主转向以商品输出为主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17世纪,荷兰成为世界上的“海上马车夫”,但“海上马车夫”不能说明的是
A.荷兰对外贸易发达 | B.荷兰有一支强大的商船队,可以垄断世界航运业 |
C.马车是荷兰的主要运输工具 | D.荷兰造船业和运输业发展较快 |
20世纪后半叶以来,大众传媒的发展非常迅速,正在崛起的媒介是
A.印刷媒介 | B.电波声像媒介 | C.互联网 | D.报纸广播和电视媒介 |
列强争夺在华的铁路修筑权,带来的客观积极作用是
①清政府丧失了铁路及沿线的所有权②促使部分清朝官员认识到修铁路的紧迫性
③修铁路成为中国人救亡图存的强烈愿望④推动了中国的近代化
A.①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