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同学在回答老师提问的“简述法国1875年宪法的内容”时做了如下回答,其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总统是国家元首和军队最高统帅 | B.总统经众议院同意,有权解散参议院 |
| C.参议院通过间接选举产生 | D.议会采取两院制,具有立法权 |
他和朋友在郊外观赏风景时,朋友问他,山中美丽的花树,它们自生自长,与人心感觉与否无关系,你认为呢?他却说:你来看此花树,它才存在,你不来时,它是不存在的。在他看来,花树的存在与否,全以人的主观感觉为转移,“他”是()
| A.朱熹 | B.王阳明 | C.陆九渊 | D.董仲舒 |
朱熹提出“存天理,灭人欲”。认为人欲是一切罪恶的根源,其实质是()
| A.构建理学思想体系 | B.维护封建等级制度 |
| C.强调“理”是万物之源 | D.反对民主启蒙思想 |
魏晋南北朝时期儒学面临严重挑战的主要原因是()
①佛教盛行②道教在民间的传播③社会动荡④人们不能接受“理学”观念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儒家思想长期成为中国封建社会统治思想,主要是由于()
| A.董仲舒对儒家思想作了发挥 |
| B.儒家思想适应了君主专制统治的需要 |
| C.儒家思想被广泛传播 |
| D.儒学成为士人走上仕途的必经之路 |
董仲舒在《深察名号》中认为“天生民性,有善质而未能善,于是为之立王以善之,此天意也”。以下对这一思想理解最准确的是()
| A.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 B.感叹人性本恶,呼唤王道 |
| C.建议以礼人法,以礼人俗 | D.认为民性本善,君权天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