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时间回到1917年,你在北京大学读书,当时你不可能接触事物或事件应该是
A.学校的进步青年热切期盼着下一期的《新青年》 |
B.北京郊区多了不少浓烟滚滚的工厂 |
C.一些学堂的孔子画像被涂抺 |
D.报摊上出现关于马克思主义的译本 |
能源短缺已经成为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为此我国把每年的6月15日至21日定为全国节能宣传周,倡议节约能源。19世纪末开始采用的“新能源”主要指
A.煤炭、石油 | B.石油、电能 | C.核能、石油 | D.煤炭、电能 |
“三角贸易”是16-19世纪西方殖民活动的一个重要方式。读下图《三角贸易示意图》,其中航程B贩运的主要是
A.棉纺织品 | B.香料和布匹 | C.黄金和白银 | D.黑人奴隶 |
《大国崛起》解说词写道:17世纪,英国“在历史性的转变中抢了先机,已经率先到达了现代文明的入口处……在下两个世纪里,它将傲视全球。”英国“抢占了先机”和“傲视全球”的典型表现分别是
A.通过新航路的开辟,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B.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航海条例》加强了海外贸易 |
C.确立了君主立宪制,通过工业革命成为最发达的工业国 |
D.率先完成工业革命,确立了海上霸主和世界殖民霸主的地位 |
17世纪时上半叶荷兰有“海上马车夫”之称,确切的理解是
A.荷兰的造船业最发达 | B.荷兰确立海上霸主地位 |
C.荷兰成为当时世界头号贸易强国 | D.荷兰的交通运输业发达 |
“实际上,严格的全球意义上的世界历史直到哥伦布、达•伽马和麦哲伦进行远航探险时才开始的。”主要是由于
A.其探险导致了西方先进、东方落后的局面 |
B.使人类从各民族分散孤立地发展开始走向整体世界 |
C.他们在探险过程中都曾记述了所到地区的历史 |
D.其探险使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