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组织和活动的最重要特点,就是实行
A.对人民负责原则 | B.民主集中制原则 |
C.依法治国原则 | D.三权分立原则 |
亚洲是当今世界最具经济活力的地区,但因建设资金有限,一些国家基础设施严重不足,这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亚洲经济发展。2013年,习近平主席倡议筹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简称亚投行),旨在向发展中国家基础设施建设提供资金支持,促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持续发展。亚投行的创立
①顺应形势,坚持了一切从实际出发
②促进亚洲地区互联互通、持续发展,说明事物是联系的、发展的
③看到了亚洲基础建设不足,体现了认识是循环往复的
④促进亚洲地区持续发展,说明真理是不断被推翻的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2014年12月13日是我国首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公祭仪式上提到对待战争的态度时说:“疑今者,察之古;不知来者,视之往”。这告诉我们
①要坚持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明白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②要用量变引起质变的道理看问题,明白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③实践能够检验认识的真理性,凡事需要吃一堑,长一智
④要用综合的思维方式认识事物,明白人无远虑,必有近忧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下列诗句中,与“知暵潦(旱涝)者莫如农,知水草者莫如马,知寒暑者莫如虫”哲理相同的是
A.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渊,不知地之厚也 |
B.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
C.朱门几处看歌舞,犹恐春阴咽管弦 |
D.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
2014年10月6日,诺贝尔生理学与医学奖获得者们发现了大脑内的定位系统,一种大脑中内置的“GPS”,它让我们能够在空间中实现定位,揭示了高等认知能力的细胞层面机制。但“认知地图”的概念,究竟如何在大脑内形成,还需要探索。这说明
①科学上现已获得的真理性认识都是特定过程的产物,都是主观与客观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②科学现有的真理都有其适用的条件和范围,都包含着谬误的成份
③真理和谬误相伴相长于生理学研究的全过程
④研究对象的无限性及其绝对运动的属性,决定了科学任何研究成果都只是相对正确的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②④ |
《史记•西南夷列传》记载:“滇王与汉使者言曰:‘汉孰与我大?’及夜郎侯亦然。以道不通故,各自以为一州主,不知汉广大。”日后,人们便用“夜郎自大”来比喻妄自尊大。“夜郎自大”主要说明了
A.认识的形成受主客观因素的制约 | B.联系是普遍的、客观的 |
C.没有亲身实践就不可能获得真知 | D.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