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1年,中日两国在琉球事件后谈判《中日修好条规》时,日本代表团坚决不同意清政府在条约中自称“中国”,要求只写“大清国”。清朝代表力拒:“我中华之称中国,自上古迄今,由来已久,即与各国立约,亦仅只约首书写大清国字样,其条款内容皆称中国,从无写改国号之例”。对中日关于“中国”名称使用产生的争议,理解正确的是
①日本实际上不承认清朝政权代表中国
②中国政府在外交活动中首次使用“中国”这一名称,故不被日本接受
③清政府在外交活动中“大清国”和“中国”同时使用,法律意义相同
④清政府据理力争是捍卫了国家尊严的行动
A.①②③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②④ |
全世界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于1988年在巴黎聚会,讨论新世纪世界的前途。他们竟然得出一致的结论,认为在21世纪,人类如果要过上和平幸福的生活,就应该回到2500年前中国的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他们从孔子那里寻找的“智慧”是()
A.“是非之心,人皆有之” | B.“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 |
C.“已所不欲,勿施于人” | D.“制天命而用之” |
某中学一历史研究小组对德意志帝国的“君主立宪制”进行研究,有同学提出“为什么说德意志帝国的君主宪制是一种不彻底不完善的代议制?”对这一问题,有四位同学产生了争议,你认为最正确的回答是
A.甲同学:皇帝和帝国宰相掌握行政大权 |
B.乙同学:联邦议会权力较大,帝国议会权力较小 |
C.丙同学:行政机构权力大,立法机构权力小 |
D.丁同学:行政机构控制了立法机构 |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后,先后出现了第一共和国、第一帝国、第二共和国和第二帝国。普法战争后,成立了法兰西第三共和国,英国的漫画家为此创作了题为《玛丽安娜女郎(法国的象征)终于挑好帽子了》的漫画。图中的房间衣物凌乱,女郎站在镜子前面,终于选好并戴上了象征共和制度的三色帽。这幅漫画实质体现了:
A.法国的时装款式多样,多姿多彩 |
B.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一样软弱无能 |
C.法国的政治制度像女郎的时装,可以随时改变 |
D.法国的共和制度经过长时间的变动才确定下来 |
美国前总统克林顿任期内来华访问时,曾参观西安兵马俑。当他步出展馆时,发现一个小女孩站在高处观望他,双方招呼并对话:
克:你为什么站那么高?
女孩:可以看清楚美国总统。
克:你知道他是干什么的?
女孩:管美国(人民)。
克:(略为思索后)准确的说,是美国人民在管总统。
最能说明克林顿这一结论的是:
A.美国的政治制度是按三权分立的原则设置的 |
B.总统由选民间接选举产生并对选民负责 |
C.政党政治的存在置总统于人民监督之下 |
D.美国民众有较强的民主参与意识 |
古往今来,无论是东方古国,或是西方近代国家,都以建章立制来强化中央对地方的管辖。下列具有此类性质的文献和制度是:
①秦汉郡县制 ②“十二铜表法” ③英国《权利法案》④美国《1787年宪法》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