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资本主义国家采取福利经济政策,国家直接参与国民收入的再分配过程,使社会上“弱势群体”的生活得到了基本保障,在一定程度上消除了极端贫困的现象。资本主义国家的这一政策源于
A.工业革命以来的生产社会化 | B.罗斯福新政中的社会福利措施 |
C.二战后的国民经济非军事化 | D.欧共体劳务、资本的自由交流 |
下图是秦与隋唐时期的中央官制示意图,比较两图最能说明的是
A.唐代中央官吏日渐增多 |
B.唐代以分散相权而保障君权 |
C.唐代尚书省权力最大 |
D.太尉与御史大夫的权力分别下放到兵部与吏部 |
西周的分封制与西汉初年的郡国并行制的相同点是
A.都是中央集权制 |
B.都是封建君主专制的产物 |
C.都是为巩固自身的统治而实行的 |
D.都随社会经济基础的变化而瓦解 |
《三字经》写道:“周武王,始诛纣,八百载,最长久。”保障周朝政治文化的稳定性和延续性的重要制度是
①禅让制②分封制③宗法制④中央集权制度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②④ |
“亲情是缘,相聚是缘”,这是自古以来就深存于每一个中国人心底的情结。追根溯源,下列制度中与这种珍惜亲情、渴望相聚情结形成有密切关系的是
A.井田制 | B.宗法制 | C.分封制 | D.郡县制 |
甲骨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很多商王求丰年和降雨的卜辞,但奇怪的是他们不是直接向他们心目中的最高神——“帝”请求,而要托祖先转达,据此我们可以断定商代
A.祖先的地位高于神 |
B.崇拜祖先的宗法观念已经形成 |
C.王权具有神秘色彩 |
D.国家大事完全通过占卜来决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