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1978年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拉开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序幕;1992年邓小平南方谈话,推动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进入新阶段;1999年国务院提出进一步推进西部大开发的十条意见,为包括西藏在内的广大西部地区开拓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材料二:在党中央正确领导和其他地区大力支持下,近30年来西藏人民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立足本地区的自然、人文、社会状况,勇于探索,走出了一条有西藏地方特色的发展道路,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就。
材料三:
表3 西藏自治区经济变化情况表
年份 |
人均生产总值(元) |
各产生的产值(亿元) |
||
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
第三产业 |
||
1978 |
375 |
3.37 |
1.84 |
1.44 |
1992 |
1 468 |
16.59 |
4.46 |
12.24 |
1999 |
4 166 |
34.19 |
24.00 |
47.42 |
2007 |
12 109 |
55.33 |
96.57 |
190.29 |
资料来源:(新中国五十五年统计资料汇编)、(2007年西藏自治区统计公报)
(1)根据材料一、三,运用经济常识分析西藏经济变化的状况及其原因。
(2)结合材料一、二、三,概括西藏走特色发展道路所体现的哲学道理。
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的建议》(下文简称《建议》)。此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会和中央政治局会议,对《建议》稿进行了多次讨论,还广泛征求和听取了各民主党派、全国工商联负责人、无党派人士以及专家学者的意见。国务院将根据党的《建议》,起草“十二五”规划草案。全国人大根据中共中央的建议,于2011年3月十一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务院将组织实施《第十二个五年规划》。与此前的规划相比,过去的规划追求“国强”,“十二五”规划则追求“民富”,“国富”到“民富”的转变成为公众关注十七届五中全会的最大亮点。
请运用政治常识的有关知识对上述材料加以分析说明。(14分 )
2011年1月18日至1月21日,胡锦涛主席对美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次访问内容丰富,成果丰硕,影响深远,积极推动了中美关系向前发展。
请用政治常识简要回答:我国政府为什么要积极推动中美关系向前发展(7分)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加快完善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要按照“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1)健全和完善我国社会保障制度有什么经济作用?(4分)
(2)用矛盾的观点回答,全面推进我国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什么要坚持“既要有利于生产,又要保障基本生活”的原则?(4分)
有经验的造纸工人用手一摸就知道纸的准确厚度;老猎手凭一点蛛丝马迹就可以断定走过的野兽的种类、数量、大小、雌雄;汽车修理高手一听声音就知道毛病在哪里……正所谓“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
请用实践与认识相互关系的原理简要回答:为什么“近山知鸟音,近水识鱼性”?(6分)
2010年7月29日,新华社受权发布《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纲要提出了今后10年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请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1)纲要提出的今后10年我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战略目标是什么?(2分)
(2)列举我国政府为实现教育公平所采取的措施(2条)。(2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