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具有5.0 eV能量的光子照射到某金属表面后,从金属表面逸出的电子具有最大的初动能是1.5 eV.为了使这种金属产生光电效应,入射光的最低能量为( )
A.1.5 eV | B.3.5 eV | C.5.0 eV | D.6.5 eV |
据报道,最近在太阳系外发现了首颗“宜居”行星,其质量约为地球质量的6.4倍,一个在地球表面重量为600 N的人在这个行星表面的重量将变为960 N,由此可推知,该行星的半径与地球半径之比约为
A.0.5 | B.1 | C.2 | D.4 |
如图,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1.5h | B.1.0h | C.2.5h | D.2.0h |
如图,一固定斜面上两个质量相同的小物块A和B紧挨着匀速下滑,A与B的接触面光滑。已知A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B与斜面之间动摩擦因数的2倍,斜面倾角为。B与斜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
A.![]() |
B.![]() |
C.![]() |
D.![]() |
在粗糙水平地面上与墙平行放着一个截面为半圆的柱状物体A,A与竖直墙之间放一光滑圆球B,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现对B加一竖直向下的力F,F的作用线通过球心,设墙对B的作用力为F1,B对A的作用力为F2,地面对A的作用力为F3。若F缓慢增大而整个装置仍保持静止,截面如图所示,在此过程中
A.F1保持不变,F3缓慢增大 | B.F2缓慢增大,F3缓慢增大 |
C.F1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 D.F2缓慢增大,F3保持不变 |
在电磁学发展过程中,许多科学家做出了贡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奥斯特发现了电流磁效应;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现象 |
B.麦克斯韦预言了电磁波;赫兹用实验证实了电磁波的存在 |
C.库仑发现了点电荷的相互作用规律;密立根通过油滴实验测定了元电荷的数值 |
D.安培发现了磁场对运动电荷的作用规律;洛伦兹发现了磁场对电流的作用规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