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校高三某班学生在政治老师的指导下,以“企业应树立怎样的经营意识”为主题开展了一次大讨论,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下面表格是某同学根据讨论成果设计的表格,请填写完整。
应树立的意识 |
树立这一意识的经济学理由 |
质量意识 |
①商品是使用价值与价值的统一体,商品生产者只有重视产品质量,提供质量好的产品,才能在竞争激烈的市场上处于有利地位,从而实现商品的价值。 |
市场意识 |
② |
竞争、创新意识 |
③ |
品牌、信誉意识 |
④ |
节能、环保意识 |
⑤ |
“走出去”意识 |
⑥ |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国历史上的国家治理,总体来说,是礼治和法治的结合,是礼法并治。
礼治即表现在国家治理中体现出的文化精神.中国自古就重视文化立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理想,“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的精神境界,“百善孝为先,家和万事兴”的齐家之略,“水能载舟亦能覆舟”的治国之道,“仁义礼智信”的基本价值,“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奋进态度等等,对中国古代治国理政以及全体中国人的人格言行影响深远.中国社会治理的背后,总体来说都有着中国文化思想作为底蕴,都不同程度地体现着对中国传统文化和道德的羊崇.
在礼治之下,中国历史上也发展出了与其相应的法治,由法制体系规范社会治理的各方面.例如监察制度,唐朝就有“四善二十七最~六察法”等,对官员的监察和考核进行详细严格规定。
中国历史上治理较好的时期,都是那些文化较昌明开放的时代,比如文景之治、贞观之治等;当文化精神比较衰退保守的时候,便出现社会治理和制度的相对颓皮。所以今天在全社会大力倡导法治的同时,也应注意到,“徒法不足以自行”, “隆礼至法则国有常”,应大力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
(1)结合材料,运用文化生活的知识,说明当今社会治理为什么要“加强礼治,注重夯实优秀传统文化的内蕴”。(12分)
(2)结合材料,运用矛盾基本属性的知识分析在现代国家治理中“徒法不足以自行”的原因。(10分)
(3)公众信仰缺失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严峻挑战,礼法协调是构建文化秩序的要求。请你就如何加强“礼治”写两条建议(每条不能超过15字)。(4分)
(26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创业创新是人类社会的永恒话题,也是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材料一:我国高度重视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去年以来李克强总理多次对大众创新创业作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强力推进改革,让每个有创业愿望的人都拥有自主创业的空间,让创新创造的血液在全社会自由流动,释放民智民力,增进大众福祉。在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中他再次提出,加快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打造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引擎,实现中国经济提质增效升级。
表格:今年以来“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政策清单(部分)
1月7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了规范和改进行政审批的措施,促进行政权力法治化, 营造便利创业创新的营商环境,激发社会活力和创造力。 |
2月6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改革政府投资管理方式和转变职能,便利投资创业、规范市场秩序。 |
2月25日 |
国务院常务会议:确定进一步减税降费措施,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和创业创新。 |
3月11日 |
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发展众创空间推进大众创新创业的指导意见》, 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生态环境. |
材料二:中关村是中国体制机制创新的试验田,是科技创新的代名词。这里有联想、
京东、小米、百度、清华控股等一批领军企业;有日益完善的科技服务体系,包括27家创新型孵化器、110多家社会组织;有“勇于创新,不惧风险,志在领先”的精神和“鼓励创业,宽容失败”的风气,无数有梦想的人聚集在中关村的旗帜下……这个号称“中国硅谷”的地方,通过改革释放出创新创业的活力。
(1)结合材料一,指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经济意义(4分);结合表格,从政治生活角度,分析政府在推进创业创新中是如何发挥作用的。(12分)
(2)结合材料二和所学经济生活知识,分析中关村的发展建设对我国实施创新发展战略的启示。(10分)
为了切实把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实事办好、好事办实,2014年底,江苏某市政府决定,在全市范围内开展2015年市政府为城乡居民办十件实事公开征集活动。这一活动引起了某校高一(1)班同学们的浓厚兴趣,他们围绕“问政于民”的主题开展了探究活动。
【反思主题】
同学们通过网络查询了“问政于民”的内涵:
百 度 百 科 |
问政于民就是各级政府通过各种方式直接听取普通百姓建议和意见,以使政府的政策更加暖人心,合民意,有效果。 |
(1)请用“公民政治的参与”知识说明政府问政于民的意义。
【寻找依据】
经同学们调查,了解到一个事实:
调 查 结 果 |
近年来,该市政府每年都会集中力量为城乡居民办十件实事,解决了一批人民群众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与赞誉。 |
(2)请分析政府为民办实事的政治理论依据。
【提出建议】
通过探究,同学们明白一个道理:
明 白 道 理 |
无论制定决策还是执行决策,要想取得预期效果,都离不开人民群众的支持和参与,都需要集中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 |
(3)作为一名公民,请你根据目前的社会实际,为该市政府提两条要办的实事,并分别指出它属于政府哪项基本职能。(4分。所填两条政府职能不能重合)
序号 |
实事的内容 |
政府应履行的职能 |
第1条 |
||
第2条 |
2015年是西藏自治区成立50周年。4月15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表的《西藏发展道路的历史选择》白皮书,以大量数据和生动事实,全面展现了60多年来西藏社会发生的天翻地覆的变化。下面摘录的是白皮书部分数据与事实:
事实一:半个多世纪以来,在中华民族大家庭中,西藏各族人民与全国各族人民同心同德,风雨同舟,建立起新型的民族关系,藏族与其他民族你中有我、我中有你,谁也离不开谁。
事实二:2013年,西藏农牧民人均纯收入达到6578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20023元。西藏经济逐步由封闭型向开放型、由供给型向经营型转变,发展步伐基本上与全国同步。
事实三:目前,在西藏自治区34244名四级人大代表中,藏族和其他少数民族代表31901名,占93%以上,门巴族、珞巴族、纳西族、回族、壮族等均有自己的代表。
(1)结合事实一,说明半个多世纪以来,我国建立起怎样的新型民族关系。三个事实分别体现了我国处理民族关系的哪个原则?
(2)中央多次指出,在西藏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坚持民族区域自治制度。请运用所学知识说明在西藏为什么要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2015年以来,美国针对中国在部分南海岛礁进行工程建设多次表达不满与指责。5月20日,美国常务副国务卿声称,中国在南海填海造地等行为将引发地区局势紧张、不稳定甚至冲突。对此中国外交部回应表示,中国是在自己的主权范围内搞建设,其目的主要是为了在南海海上搜救、防灾减灾、航行安全等方面提供服务,更好地履行中国的国际责任和义务,其特点是和平性和公益性。希望美方恪守在主权争议问题上不选边站队的承诺,不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多为地区和平稳定发挥建设性作用。
(1)我国奉行的外交政策是什么?材料中外交部的回应体现其哪些基本内容?
(2)中美建交30多年来, 既有合作也有冲突,复杂多变,但中美关系整体在不断进步。目前中美正致力建设新型大国关系。请分析中美关系复杂多变的根本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