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职场小说《杜拉拉升职记》成为图书市场的畅销书。据此改编的同名电影也受到热捧,票房冲破亿元大关。同名电视剧也即将开播。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材料-:上述小说主人公先后在中、美、欧等多个不同企业文化的公司工作。中资企业重人情,西方企业重制度。日久天长,原来性格相似的朋友由于在不同企业中工作,思维方式和行为习惯竟有了天壤之别。由于频繁的业务往来,中西方企业相互借鉴,产生了“中西合璧”新的企业文化。
材料二:《杜拉拉升职记》在谈到工作目标设定时用了SMART原则(S=Specific、M=Measurable、A=Attainable、R=Relevant、T=Time-based)来概括:部门的目标要和相关部门目标相配合;在设定目标时要根据本部门的实力、工作性质设置适当的难度;量化达成目标的每个步骤。
(1)材料一体现了文化生活的哪些道理?
(2)从唯物辩证法角度,对材料二中的“原则”进行分析。
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经济建设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这都得益于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伟大的历史变革,30年积累的宝贵经验之一就是把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同发展市场经济结合起来。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回答说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如何配置资源的?
据统计,截至2008年3月底,在8亿多就业劳动者中,只有2.05亿多人参加了基本养老保险;在1.6亿老年人中,只有4332多万人享有退休养老金;在6亿多城镇人口中,只有2亿多人参加了基本医疗保险;参加工作保险的劳动者只有1.24亿人。
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解决这一问题有何重大意义?
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5次缔约方会议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这一会议也被称为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此次会议有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参加,其中仅国家、地区和国际组织领导人就超过100人。《京都议定书》第一承诺期2012年即将到期,本次会议持续到12月18日,主要任务是确定全球第二承诺期(2012年到2020年)应对气候变化的安排。
从经济学角度说明我国应该采取哪些措施来应对全球气候日益变暖的问题?
近来,东部沿海地区不少地方出现“用工荒”,许多企业的缺工率甚至高达30%。劳务输出大省安徽等内陆省份由于目前正大规模地承接着产业转移也闹出了“民工荒”问题。某校高三(1)班同学围绕“关注农民工,关注中国未来”主题,开展探究活动。
◆参与讨论
目前,我国农民工有2.3亿至2.4亿人,其中“80后”占一半左右,“90后”有4000多万人。这些拖着拉杆箱的新生代农民工,跟当初扛着蛇皮袋进城的农民工不一样。他们学历越来越高,不再满足于“出大力、流大汗”的体力打拼,更希望通过培训,掌握技能,得到技术性强、收入高的工作,廉价劳动力时代渐行渐远。
(1) 有人认为,“劳动力结构的变化导致了今年的用工荒。”请你运用《经济生活》的相关知识对这一观点加以评析。
◆真心对话
90后的王小宝没什么工作和技术经验,只能随父亲在某城市的建筑工地打工,可水泥卸不动。南通一家电器公司准备招500名一线生产工人,前去应聘的王小宝想坐办公室,而这部分岗位基本安排给了大学毕业生。王小宝很苦恼,希望作为同龄人的你能跟他谈谈。
(2)请列出谈话要点,并指出相应的唯物辩证法依据。
◆建言献策
在城市的舆论场里,社会很少能够听到新生代农民工的声音。他们的户籍在乡村,但是很多人没有回乡参加村委会主任“海选”,而在城里他们又往往难以参与政治选举与公共生 活。他们应该尽可能被纳入到政治参与的进程中来,从而能够理性、大声地表达利益诉求。
(3)从政治制度上怎样保证新生代农民工“理性、大声地表达利益诉求”?
A[经济学常识]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在资本主义经济的运行中常常出现如下现象:牧场主将牛奶倒入大海;农场主将土豆翻入地下当作肥料,拿玉米棒子当作燃料,织布厂将 成匹的布烧掉;企业纷纷倒闭,工厂因失业而失去收入的来源,生活异常窘迫。
(1) 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的实质和根源是什么?
(2) 怎样理解马克思经济危机理论的意义?
B[国家和国际组织常识]
2010年3月4日上午9时,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开幕。会议的第一项议程是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作政府工作报告。温家宝总理指出: 促进民族团结,实现共同进步,是中华民族的生命、力量和希望所在。我们要旗帜鲜明地反对民族分裂,维护祖国统一,让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各族群众充分感受到祖国大家庭的温暖。
(1)结合材料说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2)我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