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文化重德治而轻法治。中国共产党把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结合起来作为治国方略,这是因为( )
| A.中国共产党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治国方略 |
| B.传统文化对社会的发展和人的发展始终起积极的推动作用 |
| C.传统文化具有鲜明的民族性 |
| D.传统文化顺应社会生活的变迁,才能对社会与人的发展起积极作用 |
漫画《忆往昔》蕴含的哲学寓意是()
| A.历史和现实存在不可逾越的鸿沟 |
| B.意识具有社会历史性 |
| C.认识别人总是比认识自己困难 |
| D.代沟是客观存在、不可弥合的 |
2011年诺贝尔生理学奖获奖者发现了免疫系统激活的关键原理,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人体免疫系统的认识,为传染病、癌症等疾病的防治开辟了新道路。这说明()
①科学认识能够创造理想的世界
②改造世界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③事物的发展取决于认识的深化
④真理在发展中不断地超越自身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下列名言古语蕴含的哲理与下面漫画《打肿脸的胖子》寓意一致的是()
| A.天变不足畏,人言不足恤 |
| B.选举莫取有名,名如画地作饼,不可啖也 |
| C.仓廪实则知礼节,衣食足则知荣辱 |
| D.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 |
近年来地震的频繁发生说明()
①运动是物质固有的根本属性和存在方式,运动是绝对的,永恒的
②自然界的运动是不可捉摸的,人们无法认识自然界的规律
③规律是客观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④人类违背世界的物质性所导致的
| A.①③ | B.②④ | C.①④ | D.③④ |
近年来,地震在世界各地频频发生,从四川汶川地震到雅安地震,再到2014年8月3日的云南鲁甸地震,都给人类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重大影响。关于人类能否准确预测地震这个问题日益引起人们关注。据此回答下列小题。雅安地震发生后,网上一条18岁学生提前3天预测地震的消息引起争议。对此,有专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不专业的问题,所谓提前3天预测出来,那是绝不可能的,只能是凑巧……”该专家对于预测地震可能性的明确表态是()
①错误的,他否认了思维能正确认识存在
②正确的,他做到了从当前科技水平的实际出发,实事求是
③错误的,他否认了人能够发挥主观能动性去认识和发现客观规律
④错误的,他否认了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④ | D.①③ |
尽管地震预测难度很大,但全国政协委员、中科院院士、地球物理学家陈运泰认为,国际上对于地震预测确实存在不同看法,但普遍承认,地震长期预测还是有可行的办法,中期预测也有成功的例子,争论的焦点是短(期)临(震)预测。他建议,“十二五”规划草案中应该强化地震预测工作。关于地震的预测,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认识具有无限性、上升性,终有一天人类能够做到预测地震 |
| B.规律是事物运动过程中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联系,人能正确改造规律 |
| C.人的认识也是在不断发展的,因此人们能够在未来做到预测地震 |
| D.思维与存在具有同一性,因此人类会做到科学预测地震 |
有人认为要准确预测地震的发生,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指导下,研究地震科学,深入研究地壳运动规律。这是因为()
| A.地震科学是人们从事哲学研究的前提和基础 |
| B.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研究提供正确指导 |
| C.马克思哲学是进行地震科学实验的基础 |
| D.马克思主义哲学能为地震科学的研究提供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指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