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世纪30年代,鲁迅先生展望中国现代文化的走向时,发生了“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这一引人警醒的著名论断。这一论断告诉我们( )
A.一个民族只有珍视本民族的文化传统,才能得到其他民族的尊重和认同 |
B.一个民族只有学习其他民族的先进文化,才能实现本民族文化的繁荣 |
C.世界文化的多样性是促进民族文化发展的动力 |
D.世界各民族的文化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 |
“涸泽而渔”的做法从哲学上看(1)忽视了意识能够反作用于客观事物(2)否认了世界的物质性(3)无视事物之间联系的客观性(4)只顾眼前利益,不顾长远利益,没有正确把握事物的因果关系 A(1)(2)(3) B(2)(3)(4) C(1)(2)D(3)(4)
“刻舟求剑”中的楚国人(1)承认物质,否认运动(2)承认运动是物质的运动(3)承认物质是运动的主体(4)否认物质和运动是不可分割(5)属于唯心主义的观点(6)属于形而上学唯物论的观点
A(1)(3)(4)(6) B(1)(4)(6)C(3)(4)(6) D(1)(4)(5)
下列成语中属于形而上学的有(1)滴水穿石(2)物极必反(3)刻舟求剑(4)断章取义(5)墨守成规(6)浅尝辄止(7)统筹兼顾(8)固步自封
A(1)(2)(6)(7) B(3)(4)(5)(6)(8)C(1)(3)(4)(5)(6) D(3)(4)(5)(6)(7)
下列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1)动中有静,静中有动(2)是亦彼也,彼亦是也(3)对症下药,量体裁衣(4)因时制宜,因地制宜
A(1)(2)(3) B(1)(2)(3)(4)C(1)(3)(4) D(2)(3)(4)
下列成语具有辩证法思想的是(1)抱薪救火(2)沧海桑田(3)唇亡齿寒(4)覆巢无完(5)画饼充饥(6)挥汗如雨
A(4)(5)B(3)(4)(5)C(1)(6) D(2)(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