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根据经济发展情况,我国划分了东、中、西部三个经济地带,阅读下列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1:三个地带DP,人均DP和人口比重(1999年)

地带
DP比重(%)
人口比重(%)
人均DP(元)
东部
58. 9
41.1
10089
中部
27.3
35.7
5407
西部
13.8
23.2
4217

   材料2:三个地带国内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的变化(%)

年份
东部
中部
西部
1980
52.3
31.2
16.5
1985
52.9
31.1
16.0
1990
53.8
29.8
16.4
1995
58.3
27.6
14.1
1999
58.9
27.3
13.8
增减
+6.6
-3.9
-2.7

(1)材料1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2)材料2中的指标可以反映三个地带                       的差异,这种差异表现为                        
(3)从材料1可以看出,东部与中、西部DP的人均差异要比总量差异      (大、小)一些;材料2说明我国各地带DP所占比重只有        在逐年增加,而      
        则在减少,这使得三个地带              的差距在进一步拉大。
(4)下列反映我国地带经济性差异的指标,按重要性从大到小排列,合理的是(   )

A.经济发展速度、人均DP、DP B.经济发展水平、DP、人均DP
C.人均DP、经济发展水平、DP D.DP、人均DP、经济发展速度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为某地地质剖面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地质剖面图上,①②③④四处岩层由老到新的排序为________。
(2)地质剖面图上,甲、丙两处的地质构造分别是________、________。
(3)三处地质构造中,利于储存石油和天然气资源的是________,利于储存地下水的是________,常有泉水出露的是________。
(4)乙处的地形为________,形成该地形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

下图表示全球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一年内昼长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随纬度的分布规律,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甲、乙两地昼长的年内变化幅度分别是________小时,________小时。
(2)甲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大值为________小时,乙地一年中昼长的最小值为________小时。
(3)甲地所在的纬线是________线,乙地的纬度数为________。
(4)甲地一年中正午太阳高度的最大值出现在________日期,其数值为________。
(5)当太阳直射乙地一个月后,丁地正午日影渐短,此时,甲乙丙丁四地昼长由小到大的排序为________。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中画出太阳光线。
(2)此图表示北半球的________节气。此时,太阳直射点的经度是________。
(3)图中EF是________(晨、昏)线,它与地轴之间的最大夹角为________。
(4)BCD中位于温带的是________,全年昼夜等长的是________。
(5)图中C点昼长为________小时。
(6)此时刻,与北京处于同一日期的范围占到全球的________。

A.全部 B.1/2 C.1/4 D.1/8

现在的天文观测和试验,越来越支持这样一个观点:宇宙间的天体,只要条件合适,就可能产生原始生命,并逐渐进化为高等生物。假如你承担了寻找外星人的任务,你将如何在茫茫的宇宙中确定寻找外星人的方向?

下图中甲图、乙图分别记录了我国西北某地绿洲和邻近荒漠某年6月1日(晴天)近地面大气温度和水平风速日变化状况。读图计算并回答问题:

(1)图中绿洲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荒漠的气温日较差约________℃。
(2)与荒漠相比,绿洲全天风速较________,风速日变化幅度较________。
(3)22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白天(6时至18时),绿洲的气温比荒漠________,风速比荒漠________。
(4)上述现象表明,绿洲植被可以________气温日变化幅度,还可以________风速。由此可见,绿洲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邻近荒漠的侵袭。
(5)本题资料来源于科学工作者实地观察的结果,如果从其他角度研究绿洲和邻近荒漠的小气候差异,你认为还可以选取哪些气象要素进行比较研究。请写出研究课题的名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