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黄土高原区域简图及局部等高线图,完成下列问题

(1)左图中A、B两地,黄土颗粒较细的是          
(2)对黄土高原进行小流域综合治理,应在a、b、c、d四处采取不同措施。与治理措施相对应的地点分别是:打坝淤地               ,植树种草              ,平整土地                ,修水平梯田              
(3)本区最重要的矿产资是           ,在开发本地矿产资时带的环境问题是                     
(4)黄土高原地区可持续发展的首要任务是                    
(5)在黄土高原水土流失治理的过程中,应贯彻工程措施与             紧密结合的原则,如果只重视工程措施,这样做的后果是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甲为我国某区域图,图乙为黄河上游有色金属“走廊”示意图。

材料二包兰铁路是我国第一条沙漠铁路,建成之初经常受到风沙的危害。为了防御流沙侵袭,科研人员利用麦秸、稻草、芦苇等材料,在铁路沿线的流动沙丘上扎设草方格状沙障,创造了安全畅通50年的奇迹。

(1)影响200mm年等降水量线向西北方向弯曲的主要因素是什么?说出该地区有利于敦煌壁画保存的最有利气候条件。
(2)说明古丝绸之路从祁连山脉东北麓经过的原因。
(3)据图简述该地区有色金属工业发展的区位优势条件。
(4)说出草方格状沙障的作用。

阅读图文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喀什意为玉石集中之地。直到十五世纪海路开通之前,喀什作为“丝绸之路”的交通要冲,一直是中外商人云集的国际商埠。喀什是我国最西端的一座城市,也是我国第六个经济特区,“五口通八国,一路连欧亚”,与周边经济互补性强,是祖国向西开放的门户。
材料二目前新疆的许多地方仍然存在着大规模、远距离的游牧(季节性转场)现象,即随着季节的变换,牧民们在盆地和山地间的不同海拔高度上,相应地变换着牧场。
材料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简图。

(1)说出新疆最突出的气候特征并简述其原因。
(2)根据图文资料,分析喀什成为经济特区的有利条件。(4分)
(3)归纳新疆城镇分布的特点。
(4)转场游牧的过程历经艰辛,要面临许多“挑战”,请说明转场面临的主要“挑战”。

读我国某区域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示范围地形自北向南大致可分为A、B、C三部分,说出A地形区的显著特点及形成的直接原因。
(2)某校社会实践活动小组对B地区农村秸秆的利用方式进行了调查研究,统计结果如下表:

请你从节能减排、发展生态农业的角度,评价该地区的秸秆利用是否合理,并阐述理由。
(3)C山地为我国重要的地理分界山,它的地理意义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我国某区域图

材料二:2008年5月12日在汶川映秀发生8.0级地震,给图示地区社会经济造成巨大损失。在抗震救灾时,灾区多次发生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加大了救灾的困难。
(1)描述图示区域的地形特征。
(2)评价图示区域水能资源的开发条件。
(3)分析图示区域滑坡、泥石流多发的原因。

下图为北太平洋海域附近地区年降水量分布图。
材料1、

材料2、富士山被日本人民誉为“圣岳”,是日本民族的象征。整个山体呈圆锥状,一眼望去,恰似一把悬空倒挂的扇子,日本诗人曾用“玉扇倒悬东海天”、“富士白雪映朝阳”等诗句赞美它。

(1)材料1中A、B两地的年降水量较多的是________________,分析其降水较多的原因。
(2)比较材料1中C、D两地气候特征的异同点。
(3)根据材料2,简述日本富士山的形成过程。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