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K¯介子方程为K¯→π¯+π0,其中K¯介子和π¯介子带负的基元电荷,π0介子不带电。一个K¯介子沿垂直于磁场的方向射入匀强磁场中,其轨迹为圆弧AP,衰变后产生的π¯介子的轨迹为圆弧PB,两轨迹在P点相切,它们的半径RK-Rπ-之比为2:1。如图所示,π0介子的轨迹未画出。由此可知π¯介子的动量大小与π0介子的动量大小之比为(     )

A.1:1 B.1:2 C.1:3 D.1:6
科目 物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电子的发现说明原子是可分的
B.天然放射现象说明原子具有核式结构
C.光电效应证实了光具有波动性
D.天然放射现象中的α、β、γ射线都能在电场中发生偏转

某放射性元素经过m次α衰变和n次β衰变,变成一种新原子核,新原子核比原来的原子序数减小()

A.2m+n B.2m﹣n C.m+n D.m﹣n

关于近代物理内容的若干叙述正确的是()

A.自然界中含有少量的14C,14C具有放射性,能够自发地进行β衰变,因此在考古中可利用14C来测定年代
B.重核的裂变过程质量增大,轻核的聚变过程有质量亏损
C.比结合能越大,表示原子核中核子结合得越牢固,原子核越稳定
D.根据玻尔理论,氢原子的核外电子由较高能级跃迁到较低能级时,要释放一定频率的光子,同时电子的动能增大,电势能减小

E.紫外线照射到金属锌板表面时能够发生光电效应,则当增大紫外线的照射强度时,从锌板表面逸出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也随之增大

下列核反应方程中X代表质子的是()

A. B.
C. D.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卢瑟福通过α粒子散射实验,提出了“原子核式结构”学说
B.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重核裂变
C.质子、中子、α粒子的质量分别是m1、m2、m3,质子和中子结合成一个α粒子,释放的能量是
D.U衰变为Rn要经过4次α衰变和2次β衰变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