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番茄和水稻分别培养在含Mg2+、Ca2+、SiO44-的培养液中,假设两植物的吸水速率相同,一段时间后,测定培养液中各离子浓度,结果如图所示。有关该实验的表述正确的是 ( )
A.水稻培养液中Mg2+、Ca2+浓度增高,表明水稻细胞向培养液中排出Mg2+、Ca2+ |
B.水稻对 SiO44-的吸收量大,是因为水稻细胞内SiO44-含量最低 |
C.水稻吸收Mg2+、Ca![]() |
D.该实验说明植物根细胞对离子的吸收差异取决于培养液![]() |
下列属于哺乳动物和人体“内环境”的是( )
A.肺泡腔内的气体 | B.小肠腔内的消化液 |
C.心室腔内的血浆 | D.膀胱腔内的尿液 |
下图甲是H2O2酶活性受pH影响的曲线,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pH=B时H2O2分解产生的O2量随时间的变化。若该酶促反应过程中改变某一初始条件,以下改变正确的是
A.pH=A时,E点下移,D点左移 |
B.pH=C时,E点为0 |
C.温度降低时,E点不移动,D点右移 |
D.H2O2量增加时,E点不移动,D点左移 |
下面关于酶的叙述正确的是
①对底物有严格的选择性 ②酶在体内不能更新 ③温度越高酶的活性越
高④酶制剂通常在低温下保存 ⑤酶能降低化学反应的活化能⑥酶只
能在细胞内发挥催化作用 ⑦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
A.①④⑤⑦ | B.②④⑤⑦ |
C.②③④⑥ | D.①②⑥⑦ |
下图为某种植物幼苗(大小、长势相同)均分为甲、乙两组后,在两种不同浓度的KNO3溶液中培养时鲜重的变化情况(其他条件相同且不变)。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A.3 h时,两组幼苗均已出现萎蔫现象,直接原因是蒸腾作用和根细胞失水 |
B.6 h后,甲组幼苗因根系开始吸收K+、NO,吸水能力增强,使鲜重逐渐提高 |
C.12 h后,若继续培养,甲组幼苗的鲜重可能超过处理前,乙组幼苗将死亡 |
D.实验表明,该植物幼苗对水分和矿质元素(K+、NO)的吸收是两个相对独立的过程 |
下列各项除哪项外都可以通过质壁分离实验加以鉴定
A.成熟植物细胞的死活 |
B.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都有伸缩性 |
C.成熟的植物细胞能进行渗透失水 |
D.比较蛋白质、淀粉、纤维素吸水性的大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