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相传,清康熙八年,安徽省一进京举子王致和,京考未中,为了生存和准备下一次的考试,便做起了卖豆腐的生意。一天,他发现没卖出的豆腐长了白毛,深感苦恼,但又不舍得丢弃,便将豆腐装入坛内,撒上许多盐腌了,然后密封起来。他继续苦读,到了秋末他才想起此事。打开坛子,一股臭味散发出来,豆腐也变成了青色。他试着尝了一块,没想到“闻着臭,吃着香”。 阅读以上材料并结合现在的腐乳制作流程,回答下列问题:
(1)“白毛”是
。
(2)“变成了青色”、“闻着臭”是缺少了 的环节。
(3)“吃着香”说明王致和在防止微生物污染方面做得好,具体表现在 。
Ⅱ.在微生物的培养过程中,为了排除实验组中非测试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提高实验结果的可信度,往往要设置对照。请指出下列对照的作用:
(1)将未接种(或接种无菌水)与接种的培养基同步培养 。
(2)选择培养分解尿素的细菌(或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时,将土壤样品接种在基本培养基和接种在选择培养基上同步培养 。
Ⅲ.
(1)植物组织培养过程中产生花粉(单倍体)植株的两种途径中最大的区别是 。
(2)接种的花粉要处在单核期,此时需要用显微镜观察染色的花粉,月季的花粉通常用
法染色。
细胞内的各种生物膜在结构上既有明确的分工,又有紧密的联系。结合下面关于溶酶体(一类含多种水解酶、具有单层膜的囊状细胞器)发生过程和“消化”功能的示意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b是刚形成的溶酶体,其作用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它起源于细胞器a;e是由膜包裹着衰老细胞器d的小泡,而e的膜来源于细胞器c。由图示可判断:a是,c是。
(2)f表示b与e正在融合,这种融合过程反映了生物膜在结构上具有____特点。
(3)细胞器膜、和等结构,共同构成细胞的生物膜系统。生物膜的研究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如可以模拟生物膜的 ___功能对海水进行淡化处理。
下图是植物细胞亚显微结构模式图,请据图回答:
(1)如果将该细胞放入30%的蔗糖溶液中,将会出现细胞壁与[ ] 分离的现象。
(2)若该细胞是植物根尖成熟区细胞,则该细胞没有的结构是[ ] 。
(3)成熟的植物细胞通过渗透作用吸收或失去水分,其必须具备两个条件:①具有半透膜; ②
和之间具有浓度差。
(4)用紫色洋葱做《观察植物细胞的质壁分离与复原》实验时,选用的是它的鳞片叶表皮,原因是其细胞中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图为实验中观察到的一个加清水处理后的细胞示意图,此时细胞处于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过程中。
画概念图
(6分)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细胞膜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A与细胞膜的选择透过性有密切关系,则A是______;
B代表细胞膜的基本支架,则B是_____________;D与细胞信息交流有关,则D是_______。
(2)可能代表氧气转运过程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葡萄糖从肠腔进入小肠上皮细胞的过程是图中编号_______。
(3)代表被动运输的是图中编号__________________。
下表中各元素的数据代表该元素占原子总量的百分比。请据表回答问题。
岩石圈的成分 % |
氧 |
硅 |
铝 |
铁 |
钙 |
钠 |
钾 |
镁 |
钛 |
氢 |
碳 |
其他所有成分<0.1 |
47 |
28 |
7.9 |
4.5 |
3.5 |
25 |
2.5 |
2.2 |
0.46 |
0.22 |
0.19 |
||
人体的成分 % |
氢 |
氧 |
碳 |
氮 |
钙 |
磷 |
氯 |
锌 |
硫 |
钠 |
镁 |
其他所有成分<0.1 |
63 |
25.5 |
9.5 |
1.4 |
0.31 |
0.22 |
0.03 |
0.06 |
0.05 |
0.03 |
0.01 |
(1)组成人体的化学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上都有,它普遍存在于非生物界,生物体内不包含特殊的“生命元素”,这个事实说明生物界与非生物界具有性。
(2)从此表看,人体成分中没有铁的含量,是否人体不含铁?,(举一化合物为例)
(3)人体内的镁可以从蔬菜中的什么器官获得? __。
(4)第29届奥运会终于在北京圆满结束。其中在马拉松长跑比赛中,发现少数运动员下肢肌肉发生抽搐,这是由于随着大量排汗而向外排出了过量的_______离子。
(5)“没有碳,就没有生命”,因为多糖、蛋白质、核酸这些生物大分子都以_________为基本骨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