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加勒比海岛国海地(18.5°N,72.5°W)当地时间2010年1月12日下午4点53分发生了里氏7.3级强烈地震,震源深度约10公里,首都太子港及全国大部分地区受灾情况严重。中国国际救援队携带了十余吨的搜救设备,上百种救援器械,于北京时间13日20时30分从北京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据此回答7—9题。
海地地震发生时,下列地理现象叙述正确的是      

A.地球此时公转速度较快,且会不断加快
B.地震发生时,海地日影朝向东南
C.此日,海地昼短夜长,正午太阳高度小于纽约
D.海地炎热的天气很可能加剧疟疾、霍乱、结核等疫情传播

关于此次地震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当地多火山,从成因上看,应为火山地震
B.地震发生后,引发台风、滑坡、泥石流、海啸等自然灾害,加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C.中国国际救援队是地震发生地次日启程,支援海地抢险救灾的
D.中国国际救援队支援海地抢险救灾选择的运输方式是海洋运输

地震发生过程中,以下避震措施可行的是          

A.在楼上打开窗户跳下去
B.在户外避震时,应就地选择开阔地蹲下或趴下,避开人多的地方
C.在房屋前后左右摇晃时,迅速从室内跑到室外
D.在百货商场,应就近躲藏在玻璃柜台后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图5为“不同历史时期人类对人地关系的认识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①时期,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态度主要是

A.崇拜 B.依赖 C.征服 D.友好

下列图序中,符合人地关系思想历史演变的是

A.①②③ B.②①③ C.①③② D.②③①

图3为“我国东部某时节锋面雨带位置示意图”,图4为四幅“天气系统示意图”。读图完成下题。

图3所示时节我国

A.云贵高原易发旱灾 B.东南沿海台风活动频繁
C.东部盛行偏北风 D.黄河干流出现凌汛

当雨带位于图3所示位置时,影响长江中下游地区的天气系统主要是图4中的

图1为“某日以极点附近某地为中心的半球图”,甲地地方时早于M地。图2为“乙地当日太阳高度变化图”。读图完成1~2题。

甲地位于O地的

A.正南方向 B.东北方向 C.西南方向 D.正北方向

2.此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是

A.北纬8.5° B.南纬8.5° C.南纬15° D.北纬15°

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维护生态安全、保护生物多样性等功能。人们把湿地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云南的大山包、拉市海、纳帕海和碧塔海(如图)是我国新增4处国际重要湿地。20世纪80年代初,纳帕海周围山上的原始森林已被砍伐殆尽,为开垦田地、扩大牧地,人们设法排干湖水、降低水位,致使湿地面积不断减少。当年勘察人员仅调查到残存的100余亩沼泽地、数十只黑颈鹤。读图完成下题。

与图中4处湿地的形成无关的是

A.海拔高,气温低,蒸发量小 B.地形相对低洼,容易积水
C.植被较好,容易涵养水源 D.都濒临长江,常受到长江洪水的泛滥而积水

从保护湿地和发展经济的角度看,不合理的行为有

A.修筑梯田、固定耕地,解决贫困山区的粮食问题
B.停止挖沙、打坝蓄水、恢复沼泽地
C.利用文化生态优势,发展旅游等绿色产业
D.加大投入,进行改造,建湿地公园

读“某日洛杉矶几种污染物浓度日变化图”,根据“光化学烟雾”的相关知识,回答下题。

“光化学烟雾”的主要污染物是

A.碳氢化合物和氮氧化合物 B.硫氧化合物和臭氧
C.氮氢化合物和硫氧化合物 D.碳氢化合物和臭氧

关于“光化学烟雾”及该日污染物浓度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A.7点左右CO和NO浓度达到最大值,且NO的浓度大于CO的浓度
B.O3浓度的日变化与气温的日变化相一致
C.“光化学烟雾”污染物的浓度与交通流量的日变化有关
D.午夜时分各种污染物的浓度最低

关于洛杉矶“光化学烟雾”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A.位于北纬40°~60°之间,常年受西风带影响
B.与太阳辐射中的红外线辐射关系密切
C.冬季发生“光化学烟雾”的可能性大于夏季
D.在副热带高压控制下的夏季是“光化学烟雾”发生的高频季节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