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意大利)塔维亚尼:“1988年3月,在庄严的政 府官厅里举行有纪念意义的《新版哥伦布资料汇集》首发 仪式时,我们明确地指出:这个热那亚人的伟大业绩是一 个发现,但它不能也不应该就这样被认为是独占的。这不是欧洲中心论的问题,而是整个旧世界——包括中国、 印度和日本当时都不知道新世界的存在,然而,上千年以来,在新世界里有许多居民,其中一些已达到相当高的文 化、文明和能力水平。”
材料二 : (墨西哥)马丁内斯:“对1492年10月12日是应该庆祝还是应该纪念?许多人对此有争议。……西班牙语言文化学者和保守派人士似乎想不惜一切代价地庆 祝‘发现传教’500周年,而左派思想家则主张进行单 纯的纪念,这样的纪念可使对‘蹂躏一冲突’或‘不和’的 分析占一席之地,甚至可使争论继续下去,以便指责欧洲 列强实行种族灭绝,并且以某种方式讨回旧债”。
材料三 : (哥伦比亚)波萨达:“500年前征服者来到美洲, 我们现在称之为‘两个世界文明的汇合’的这种人种和社会现象也便开始存在。……其实,从另一个角度看,所谓‘两个世界文明的汇合’,不过是三种血统、三个人种和三 种文化的聚合和交融,其结果就是发生了一个至今仍未结束的极其复杂,又充满痛苦的混合过程。这混合就是 美洲土著、欧洲人和非洲人这三种血统和文化的大混合。当然,黑人这个因素不是所有拉美国家都有的。”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二、三,欧洲、拉美学者在哥伦布航行美洲的评价上有几种观点?
(2)对“庆祝”“哥伦布”“发现”美洲500周年,欧洲、拉美学者各是什么态度?
(3)你是如何认识这一问题的?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新航路开辟的影响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抗日战争爆发后,中共认为: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采取三种组织形式:第一种是党内联盟,像大革命时期那样,国民党改组为民族革命联盟,其他党派加入进去;第二种是党外联盟,两党组织共同委员会,拥护蒋介石为最高领袖;第三种便是无共同纲领,亦无固定形式,遇事临时互派代表协商。
材料二:1939年12月6日,蒋介石在桂林约见周恩来,正式提出把共产党吸收到国民党内的主张。蒋说:共产党跨党,大家不赞成,共产党既信三民主义,最好与国民党合并成一个组织。力量可以加倍发展。如果同意,在西安召开华北西北将领会议后,就约毛泽东面谈。如果共产党全部加入做不到,可否以一部分党员加入国民党,而不跨党?周恩来立即回答:“共产党信仰三民主义,不仅因为抗战的出路,且为达到社会主义的必由之路,国民党则不必如此想,故国共终究是两党。”
材料三:1938年12月12日,蒋介石在重庆约见参政会的中共代表周恩来、博古、董必武等。蒋介石说:“共产党员退出共产党加入国民党,或取消共产党名义,整个加入国民党。我都欢迎;或者共产党仍然保存自己的党,我也赞成;但是跨党的办法绝对办不到。”会谈争论了五六个小时,没有结果。
材料四:1939年1月20日,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前夕,蒋介石约见周恩来,再次提出所谓统一两党问题。周恩来明确表示“不可能”。但蒋介石仍要周恩来请示中共中央,希望能在其给全会的回电中,有让步的表现。1月25日,《中共中央为国共关系问题致蒋介石电》:“两党为反对共同敌人与实现共同纲领,而进行抗战建国之合作一事,所谓两党合并则纯为另一
事。前者为现代中国之必然,后者则为根本原则所不容。”
———以上材料均引自《国共关系七十年》
请回答:
(1)材料一中的“国共合作为基础的统一战线”指哪次统一战线?这次统一战线采取了“三种组织形式”中的哪一种?
(2)材料二、三、四中,蒋介石同周恩来等争论的实质问题是什么?
(3)蒋介石为什么坚持两党“合并”而不同意中共“跨党”?从当时抗日战争形势说明蒋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4)中共为什么要与国民党合作而不同意两党“合并”?
(5)国民党五届五中全会对国共两党关系问题做出什么样的决策?

经历了100多年的磨难与抗争,中华民族终于走上了复兴之路,“落后就要挨打”“发展是硬道理”,是历史留给我们的深刻启示。最后,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代表大会报告明确指出:“坚持国防建设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方针,在经济发展的基础上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请回答:
(1)根据列强强加给中国的不平等条约,概括指出帝国主义侵华战争对中国的重大危害和影响。
(2)扼要说明抗日战争胜利的历史意义。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这个宣言是一个公布国共合作的宣言,本应早日发表,还是(1937 年)7 月4日起草,7 月15 日就交付国民党的,可是推迟了两个多月才发表,然而宣言的基本精神是没有损失的。这个宣言不但将成为两党团结的方针,而且将成为全国人民团结的根本方针。中华民族之复兴,日本帝国主义打倒;将于今后的两党团结与全国团结得到其基础。
材料二:中共中央再郑重向全国宣言:
(一)孙中山先生的三民主义为中国今日之必需;本党愿为其彻底的实现而奋斗。
(二)取消一切推翻国民政权的暴动政策及赤化运动,停止以暴力没收地主土地的政策。
(三)取消一切存在的苏维埃政府,实行民权政治,以期全国政权统一。
(四)取消红军名义及番号、改编为国民革命军,受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之统辖,并待命出动,担任抗日前线之职责。
———以上两则材料均引自《中国共产党为公布国共合作宣言》
材料三:……对于国内任何派别,只要诚意救国,在国内革命抗敌御侮之旗帜下共同奋斗者。政府无不开诚接纳,咸使集中于本堂领导之下,而一致努力。共产党人既摒弃成见,确认国家独立与民族利益之重要,吾人唯望其真诚一致,实践其宣言所举之诸点;更望其在御侮救亡统一军事指挥之下,人人贡献能力于国家,与全国同胞一致奋斗,以完成国民革命之使命。
———《蒋介石对中共中央公布国共合作宣言谈话》
请回答:
(1)分析材料一说明宣言的提出到发表中间发生了什么重大事件影响了国民党集团。
(2)结合材料二分析中共为什么采取这些措施?
(3)分析材料三蒋介石的谈话说明了怎样的问题。

甲午中日战争后,中国社会面临怎样严峻的形势?概括指出社会各阶级和阶层对这一“形势”作出的反应及其结局。卢沟桥事变后,中国社会各阶级和阶层又作出了什么反应?有什么结局?指出“反应”的原因。对以上两个时期人民抗争的结局,你有何认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国际公认的战争罪大致分为三种:①反和平罪,即计划、准备、发动、实施侵略战争。②常规战争罪,即违反战争法规、惯例、杀害、虐待被占领地的平民和战俘。③反人道罪,即在战争中杀害、灭绝、奴役平民与其他人的非人道行为。
材料二:2004年11 月,当时的日本外相在记者招待会上承认: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最主要的因素之一。
请回答:
(1)根据材料一所列的三种战争罪类型,指出日本在1931~1945 年间的侵华战争符合哪几条罪行,并各举两例说明。
(2)根据材料二并结合课内外知识,说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等问题是阻碍中日关系发展的重要因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