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酸性条件下H2C2O4可以被KMnO4溶液氧化,使KMnO4溶液褪色,依据KMnO4溶液褪色时间的长短可以比较反应进行的快慢。下列各组实验中溶液褪色最快的是
| 组号 |
反应温度 /℃ |
参加反应物质 |
||||
| KMnO4 |
H2C2O4 |
MnSO4 |
||||
| V/mL |
c/mol·L-1 |
V/mL |
c/mol·L-1 |
m/g |
||
| A |
20 |
4 |
0.1 |
2 |
0.1 |
0 |
| B |
20 |
4 |
0.1 |
2 |
0.1 |
0.1 |
| C |
40 |
4 |
0.1 |
2 |
0.1 |
0 |
| D |
40 |
4 |
0.1 |
2 |
0.2 |
0.1 |
将4 mol A气体和2 mol B气体在2 L的容器中混合并在一定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2A(g)+B(g)
2C(g),若2 s(秒)后测得C的浓度为0.6 mol/L,现有下列几种说法:
①用物质A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3 mol/(L·s)②用物质B表示反应的平均速率为0.6 mol/(L·s)③2 s时物质A的转化率为70%④2 s时物质B的浓度为0.7 mol/L
其中正确的是
| A.①③ | B.②③ |
| C.①④ | D.③④ |
对于Zn + H2SO4
ZnSO4 + H2的化学反应(反应放热),下列叙述一定正确的是
| A.1 mol锌的能量高于1 mol H2所含的能量 |
| B.若将该反应设计成原电池,锌为正极 |
| C.若将其设计为原电池,当有32.5 g锌溶解时,正极放出气体一定为11.2 L |
D.反应过程中能量关系可用右图表示![]() |
短周期元素X、Y、Z、R、W五种元素原子序数依次增大,其中X与Z、Y与W分别为同族元素。原子半径X<Y<W<R<Z,W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比内层电子总数少4,Z、R的核外电子数之和与Y、W核外电子数之和相等。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Y、Z、R的简单离子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 |
| B.X2Y属于共价化合物,各原子均满足8电子稳定结构 |
| C.X、Z分别与Y均可形成A2B与A2B2型化合物,且A2B2均有较强的氧化性 |
| D.由X、Y、Z形成的化合物能与X、Y、R形成的化合物发生复分解反应 |
可逆反应:2NO2(g)
2NO(g)+ O2(g),在体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2 ② 单位时间内生成n mol O2的同时生成2n mol NO③用NO2、NO、O2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 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 A.①④ | B.②③⑤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⑤ |
主族元素X、Y、Z的常见离子为aX+、bY2—、cZ—,半径大小关系是X+<Z—<Y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b一定小于c | B.单质的氧化性Z > Y |
| C.Y2—的还原性大于Z— | D.X、Y可处于同周期或X在Y的下周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