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30分)E市位于内蒙古西南部,自然资源丰富,以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著称。根据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一(5)题。
材料一  1990 2005年E市土地利用类型变化(图甲)。

图甲

图乙
(1)该市2005年最主要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2005年变化幅度最大的土地利用类型是____________。该市主要的自然带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6分)
(2)与1990年相比,2005年该市建设用地面积__________________。对此变化合理的解释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分)
(3)影响该市“羊"产业布局的主导区位因素是_______________。2008年该市的支柱工业部门是_______________。(4分)
(4)该市规划了一个工业园区,拟引进图乙中的三类工业部门,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你认为应选择哪三类?为什么?(9分)
(5)据报道,该市在距老城区22 km的地方,建成了一个可以容纳100万人的豪华新城区,现入住人口不足3万,没有达到预期目标。简要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6分)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在内蒙古的经济版图上,河套平原素有“塞上米粮川”之称,呼包鄂区域被誉为内蒙古的“金三角”地区。新兴的鄂尔多斯市在丰富的羊(羊毛和羊绒制品)、煤(煤炭)、土(稀土)、气(天然气)资源基础上工业迅速崛起。
材料二:呼包鄂附近区域图

材料三:2008年鄂尔多斯市工业产值增加值构成图

(1)河套平原的年降水量分布特征是
其形成的原因是
(2)河套平原形成“塞上米粮川”制约条件是,农业生产过程中易产生的环境问题是。人为原因是
(3)简述呼包鄂区域发展经济的优势区位条件。
(4)鄂尔多斯市规划新建一个工业园区,根据材料三,从产业链构建的角度考虑,最适宜选择的三类工业部门,理由是

读某区域某时海平面等压线分布示意图,虚线为晨昏线。回答问题。

(1)①地位于②地方向,①地距③地约千米。
(2)此时,北京时间为;新一天的范围
(3)此日,地球公转速度较(快或慢),北半球昼夜长短分布规律
(4)此时,①地的盛行风向为;②地的天气特点是
(5)比较此季节②地和③地的气温差异并分析原因
(6)近年来,有关③海域的国际竞争愈演愈烈,简述国家间产生竞争的主要原因。

读图12和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图12中的西宁地区有一首歌谣:“古城气候总无常,一日须携四季装。山下百花山上雪,日愁暴雨夜愁霜。”

材料二表4 青海省2000年和2010年人口数据

年份
人口数量(万人)
0~14岁比重
15~64岁比重
65岁以上比重
2000
518.15
26.62%
69.05%
4.33%
2010
562.67
20.92%
72.78%
6.30%


(1)描述图12所示区域积温空间分布的最主要特点,并分析原因。
(2)简述歌谣所反映的西宁地区自然环境特征。(3分)
(3)分析西宁市环境人口容量高于青海省其他城市的主要原因。
(4)根据材料二概括青海省2000~2010年的人口变化特点,并分析其对经济发展的影响。

(12分) 2011年5月,鄱阳湖地区(图10)气温比往年同期偏高;且由于副高势力整体偏弱,导致湖泊严重“瘦身”,部分湖区变成了“大草原”。图11是1957—2008年长江作用与鄱阳湖作用的频率分布图。它们的相互作用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是长江对鄱阳湖的作用(简称长江作用),包括顶托和倒灌作用等;另一方面是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简称鄱阳湖作用),即鄱阳湖向长江大流量地持续汇流,造成长江下游流量增加。读图回答问题。

(1)结合文字材料和图10,分析鄱阳湖“瘦身”的原因。
(2)读图10,评价图示区域大力发展炼铜工业的有利条件和负面影响。
(3)读图11,判断鄱阳湖对长江的作用是A作用还是B作用,并阐述理由。

(27分)图为我国某地区示意图。读图回答问题。

(1)比较重庆与郑州气候特征的差异,并分析原因。
(2)描述流经甲地河流的水文特征,并分析原因。
(3)试分析重庆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
(4)说出重庆市工业发展可能带来的问题,并分析原因。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