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和宋代都有谏官。唐代谏官由宰相荐举,主要评议皇帝得失;宋代谏官由皇帝选拔,主要评议宰相是非。这说明
| A.唐代君主的权力不受制约 | B.唐代以谏官削弱宰相的权力 |
| C.宋代谏官向宰相和皇帝负责 | D.宋代君主专制的程度高于唐代 |
史学研究受时代和社会环境的制约与影响。下表所列为1949—1978年间国内史学界发表的关于太平天国运动、义和团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的专题研究论文数量,它反映了这一时期学者们研究的不均衡性。表中“乙”指的应该是
| 研究专题 |
论文数量(篇) |
| 甲 |
722 |
| 乙 |
287 |
| 丙 |
614 |
| 丁 |
96 |
A.太平天国运动 B.义和团运动 C.戊戌变法 D.辛亥革命
有学者说,因辛亥革命,中国人的脑袋与双膝不再为磕头而准备着,而是为思考问题、为走路而准备着。这里强调的是辛亥革命
| A.提供了可以大胆尝试的民权政治舞台 |
| B.结束了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政体 |
| C.促进了民主精神以及平等意识的觉醒 |
| D.奠定了中国实行民主宪政的制度框架 |
它“标志着(近代中国)以坚决排除现代思想和现代技术的途径来解决中国问题的最后一次努力。”它应该是指
| A.清末新政 | B.辛亥革命 | C.义和团运动 | D.新文化运动 |
下列各组人物,对中国社会政治制度的革新进行了有益探索并付诸实践的是
| A.魏源、梁启超 | B.李鸿章、孙中山 |
| C.李鸿章、毛泽东 | D.梁启超、毛泽东 |
马克垚在《世界文明史》中指出,1721年,沃尔波尔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任内阁首相,英国的内阁制形成。环顾当时的世界,法国正处在君主专制的鼎盛时期,中国清王朝也于1732年设立军机处,极权政治进入新阶段。从世界政治文明进程演进的角度来看,这一论述意在强调
| A.中国政治文明的滞后性 |
| B.世界政治文明的渐进性 |
| C.英国政治文明的开创性 |
| D.法国政治文明的保守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