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在“研究匀变速直线运动"的实验中,某同学得到了一条纸带,如图甲所示.已知每相邻的两点之间有四个点未画出,则纸带中B点对应的速度为 ______m/s,整段纸带运动的平均加速度为______ m/S2.(结果保留两位有效数字)
甲
(2)某同学在家中尝试验证平行四边形定则,他找到三条相同的橡皮筋(橡皮筋拉伸时 遵循胡克定律)和若干小重物,以及刻度 尺、三角板、铅笔、细绳、白纸、钉子,设计了如下实验:如图乙所示,将两条橡皮筋的一端分别挂在墙上的两个钉子A、B上,另一端与第三条橡皮筋连接,结点为0,将第三条橡皮筋的另一端通过细绳挂一重物.
①为完成该实验,下述操作中必需的是( )
A.测量细绳的长度 B.测量橡皮筋的原长
C.测量悬挂重物后橡皮筋的长度 D.记录悬挂重物后结点O的位置
②钉子位置固定,欲利用现有器材,改变条件再次验证,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
(3)在“验证牛顿运动定律’’的实验中,以下做法错误的是 _ .
A.平衡摩擦力时,应将小盘用细绳通过定滑轮系在小车上
B.每次改变小车的质量时,不需要重新平衡摩擦力
C.实验时,先放开小车,再接通打点计时器电源
D.求小车运动的加速度时,可用天平测出小盘的质量m’以及小车质量M,直接用公式a="m’/M " g求出
为了探究电磁感应现象的产生条件,图中给出了必备的实验仪器。
(1)请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正确连接实验电路。
(2)正确连接实验电路后,如果在闭合电键时发现灵敏电流计的指针向右偏了一下,那么闭合电键后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灵敏电流计指针将_________。(选填“向左偏”、“向右偏”、“不偏转”)
在“用双缝干涉测光的波长”实验中,将测量头的分划板中心刻线与某条亮纹中心对齐,手轮上螺旋测微器的读数如图所示,此读数为_________mm。若实验测得第1条亮纹与第6条亮纹中心间的距离为11.550 mm,已知双缝间距为0.2mm,双缝到屏的距离为700.0mm,由此计算出所测光的波长为_________m。
某同学用如图所示的装置,通过半径相同的两球碰撞来验证动量守恒定律。图中AB是斜槽,BC是水平槽,斜槽与水平槽之间平滑连接。实验时先使球1从斜槽上某一固定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落到位于水平地面的记录纸上,留下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再把球2放在水平槽末端的位置,让球1仍从原位置由静止开始滚下,与球2碰撞后,两球分别在记录纸上留下各自的落点痕迹,重复上述操作10次。在记录纸上确定M、N、P为三个落点的平均位置。实验中测出球1的质量为m,球2的质量为m
,M、N、P三点到O点的距离为OM、ON、OP,其中O点为水平槽末端在记录纸上的竖直投影点。为减小误差,实验中要满足m
________m
(选填“大于”、“小于”、“等于”)。若实验结果满足__________,就可以验证碰撞过程中动量守恒。
一位同学在“用单摆测重力加速度”的实验中,用10分度的游标卡尺测量了小球直径d,示数如图所示,则小球直径d=____________mm。若用L表示摆线长,T表示周期,那么重力加速度的表达式为g=____________。
一个小钢球竖直下落,落地时动量大小为0.5 kg·m/s,与地面碰撞后又以等大的动量被反弹。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引起小钢球动量变化的是地面给小钢球的弹力的冲量 |
B.引起小钢球动量变化的是地面对小钢球弹力与其自身重力的合力的冲量 |
C.若选向上为正方向,则小钢球受到的合冲量是-1N·s |
D.若选向上为正方向,则小钢球的动量变化是1kg·m/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