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不少的科学家对“电学”与“磁学”的研究作出贡献,但真正把“电学”与“磁学”联系起来并通过实验验证“电”与“磁”的联系,发现电与磁间联系规律的科学家是
A.库仑和法拉第 | B.奥斯特和法拉第 |
C.库仑、安培和奥斯特 | D.安培、奥斯特和法拉第 |
如图所示,图线1表示的导体电阻为R1,图线2表示的导体的电阻为R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R1:R2 =1:3 |
B.R1:R2 =3:1 |
C.将R1与R2串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
D.将R1与R2并联后接于电源上,则电流比I1:I2=1:3 |
如图所示,将充好电的平行板电容器与静电计连接,静电计指针偏转的角度为α。在如下的变化中,关于静电计指针偏转角度α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A.若两极板间的距离减小,则α变大 |
B.若两极板相互错开一些(距离不变),则α变小 |
C.若在两极板间插入玻璃板,则α变大 |
D.若在两极板间插入金属板,则α变小 |
如图所示,两块水平放置的平行正对的金属板a、b 与电池相连,在距离两板等远的M点有一个带电液滴处于静止状态。若b板不动,将a板向下平移一小段距离,但仍在M点上方,稳定后,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液滴将加速向下运动 |
B.M点电势升高,液滴在M点时电势能将减小 |
C.M点的电场强度变小了 |
D.在a板移动前后两种情况下,若将液滴从a板移到b板,电场力做功不同 |
在光滑的绝缘水平面上有一正方形abcd,顶点a、c处分别固定两等量正点电荷,如图,若将一个带负电的粒子置于b点由静止释放,则粒子从b点运动到d点的过程中:( )
A.加速度先变小后变大 |
B.先从高电势到低电势,后从低电势到高电势 |
C.电势能先减小后增大 |
D.电势能与动能之和先增大后减小 |
如图所示,A、B、C、D、E、F为匀强电场中一个正六边形的六个顶点,已知A、B、C三点的电势分别为1V、6V和9V。则D、E、F三点的电势分别为()
A、+7V、+2V和+1V B、+7V、+2V和-1V
C、-7V、-2V和+1V D、+7V、-2V和-1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