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据专家预测:在未来30年内,全球将出现“十大新兴技术”。其中,“垃圾回收利用技术”被排在第二位。废弃物的资源化、减量化和无害化,是循环经济的一条重要原则。
据国家有关部门估计,我国城市每年“生产”的垃圾约有1.5亿吨,目前大多数城市处理垃圾的办法是将垃圾运到城外堆放、填埋或焚烧。随着积存垃圾的不断增加,有约2/3的城市已陷入垃圾的“包围”之中,有约1/4的城市已难以找到可供堆放垃圾的场所。根据资料完成下列问题。
(1)城市垃圾主要来自                             
(2)目前,城市发展对垃圾处理的主要方式简便省钱,但是产生的环境污染问题有:
                                    
(3)目前,许多城市周边地区垃圾堆积现象十分严重,垃圾现象已经成为城市发展十分严重的污染问题。垃圾回收和再生是世界性的潮流和研究课题,为此许多国家推广使用“分类垃圾箱”,其好处是          (填代号)。
①使一部分非可再生资源得以再生 ②减少了固体废弃物的污染 ③减少了垃圾占用人类的生活空间 ④便于垃圾的分类处理 ⑤美化城市街道 ⑥便于宿舍楼区的合理布局
(4)有人说:“城市垃圾只是放错地方的资源。”下图是根据这种观点设计的城市垃圾处理流程示意图。试分析采用图9所示的垃圾处理方法比传统的垃圾处理方法所具有的优越性是:

①废弃物的资源化,如把垃圾做成建筑材料和肥料;
                                         
                                         
                                         

科目 地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图1 “地球公转示意图”、图2“地球光照图”及相关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2008年9月25日我国“神舟七号”载人飞船成功发射,27日16时41分00秒,航天员开始太空行走,28日着陆返回地球。

图1图2
(1)图1中全球出现昼夜平分现象的位置是_____(填字母)。
(2)图2所示时刻,北京时间是_____点。
(3)图2表示图1中_(填字母)位置的光照图,这一天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的范围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选择填空)。
A.甲地的正午太阳高度为90° B.乙地正午人影最短
C.甲地比乙地后见到日出 D.丙地出现极昼现象
(4)“神舟七号”航天飞行过程中,太阳直射点向______(方向)移动,地球运行在图1公转轨道的______(填序号)段。
(5)简述“神舟七号”航天飞行期间合肥地区昼夜长短及其变化情况
(6)地球公转从B→C的过程中,速度变化情况是( )
A.始终加快 B.先加快,后减慢
C.先减慢,后加快 D.始终减慢

读图,回答问题

(1)D点海拔是米,C陡崖的相对高度最多不会超过米。
(2)图中的地质构造是,判断的依据是
(3)甲地是一个著名的旅游地。据图判断,该地吸引游人的自然景观可能是
(4)如果要在A、B两处选一处建一水库,以解决甲镇的缺水问题,应该建在______处比较合理,理由是什么?
(5)甲镇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什么?(至少答两点)

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地震波的传播速度与地球的内部圈层的划分
(1)在左图中的地震波,虚线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实线代表的是_____________。
(2)无论纵波还是横波在经过a界面时,速度发生什么变化_______________,a为__________界面,其以上部分A为__________;横波经过 b界面时消失,纵波速度突然减缓,b为________界面,其以下部分C为________,其以上部分B为_______。
(3)地球的内部圈层中,固态的是_______,液态的是_______。(填字母)

阅读图文资料,完成下列要求。
图22是北京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图(单位:℃);图23是北京城市环流模式图。

(1)观察图22,北京市近地面多年平均气温分布状况是市区比郊区_ __,气压是市区比郊区______ __
(2)根据图22所示的信息,用箭头在图23上画出北京市的热岛环流。
(3)根据城市热岛环流的特点,林地能让流向北京城区的空气得到净化,你认为北京市规划的造林重点应选在图23的A、B、C三地中的______ __地。

图21 是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和生态安全战略工程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问题。(20 分) (1)我国水土流失重点区水土流失严重的共同原因是。(4 分)
(2) 以流水作用为主的侵蚀区界线以西的主要外力作用是。(2 分)
(3) 对减轻长江、黄河中下游地区旱涝灾害都有重要意义的生态安全战略工程是(填图中代号)。①工程所在区域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是 。(6 分)
(4)分别从地形和气候两方面比较分析①、④建设防护林的条件。(8 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