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近代史上,列强凭借强大的经济实力和船坚炮利的军事优势,屡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逼签条约,严重践踏了中国的国家主权,使中华民族陷入生死存亡的危机之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全国人大二次会议期间,全国人大十届二次会议期间,温家宝总理在答记者问时,引用了清末诗人丘逢甲《春愁》:“ 春愁难遣强看山, 往事惊心泪欲潸。四百万人同一哭, 去年今日割台湾。”
材料二:于右任是参加辛亥革命的国民党元老。在1962年1月24日病重时在台湾写下《望大陆诗》:“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大陆。大陆不可见兮,只有痛哭。葬我于高山之上兮,望我故乡。故乡不可见兮,永远不忘。天苍苍,野茫茫,山之上,国有殇。”
材料三  我们中国人民,半个世纪以来受尽了日本帝国主义的欺凌……现在这个万恶的敌人,已被中、苏、美、英的联合力量所打倒了。……这的确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值得全国同胞的热烈庆祝。
                    ——1945年9月5日《解放日报》社论《庆祝抗战最后胜利》
请回答:
(1) 这首诗写于哪一年以后? 为什么“四百万人同一哭” (2分)
(2) 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回答,我国中央政府解决台湾问题的基本政策是什么?
在对台湾和对港澳的具体政策中有何不同?
(3)抗日战争的胜利是“我中华民族百年来未有的大事”。结合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
抗战胜利的历史意义?
要求:分析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一国两制理论的创新意义 中日邦交正常化 抗日战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然本州(杭州)所赖苏、湖、常、秀、淮、广等处客米到来,湖州市、米市桥、黑桥(皆为杭州撑内地名)俱是米行……又有新开门外草桥下南街,亦开米市三四十家,接客打发,分依铺家……”
[材料二] “杭城(杭州)之外,城南西东北各数十里,人烟生聚,民物阜蕃,市井坊陌。铺席骈盛,数日经行不尽,各可比外路一州郡,足见杭城繁盛矣。”
——皆据(宋)吴自牧《梦粱录》
问题:
(1)指出材料一反映的历史现象,根据材料二及所学知识分析其原因。
(2)根据材料及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南宋时期农业与商业的关系。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资产阶级的这种发展的每一个阶段,都有相应的政治上的成就伴随着。它在封建领主统治下是被压迫的等级……在工场手工业时期,它是等级制君主国或专制君主国中同贵族抗衡的势力,甚至是大君主国的主要基础;最后,从大工业和世界市场建立的时候起,它在现代的代议制国家里夺得了独占的政治统治。”
——《共产党宣言》
问题:
(1)以英法两国的相关史实为例,概括资产阶级反封建斗争的主要方式,并举例声明
(2)英法资产阶级为确立和巩固“独占的政治统治”采取了一系列重要的政治举措。请概括其特点。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我从调查中得知,洽村村民在这一时期结婚的大多数都没有送嫁妆。N说:“吃大锅饭,吃食堂,人都是国家的了,还送什么嫁妆。”
[材料二] 这进一步表现为兴起送一些政治色彩较浓的东西作为嫁妆,如:毛主席语录、毛主席纪念章等,这构成了那个时期嫁妆的鲜明特色。S说:“毛主席像章也是当时最好、最时兴的嫁妆,那个时期结婚的人都送。”
[材料三] 我想首先回顾20世纪80年代至今,嫁妆在洽村的演变。这一时期,送嫁妆的风气在洽村已经开始普遍化……与1949年前的情形相比,它保留了传统中的一些痕迹,至少证明30年的社会主义建设无法完全割裂传统,但是当今嫁妆也产生了巨大的变异。以下是我在洽村调查所整理的资料:

时期
所送的嫁妆(除被褥、桌柜等)
80年代
三门柜、手表、自行车、缝纫机、小型黑白电视机
90年代
组合家具、VCD播放机、彩电、冰箱
现在
取暖器、大彩电、冰箱、洗衣机、手机、沙发、高档组合家具、
农机设备、摩托车、小面包车、音箱、高级床上用品

——材料均出自翟一达《传承与嬗变:洽村的嫁妆变迁》
问题:
(1)分别指出与材料一、二所反映的洽村送嫁妆情况直接相关的历史事件。
(2)根据材料三,概括20世纪80年代以来洽村嫁妆变迁的特点,并简要分析其原因。
(3)谈谈你对洽村嫁妆变迁的认识。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布衣改制,事大骇人,故不如与之先王,既不惊人,自可避祸。”
据康有为《孔子改制考》
[材料一]大学士刚毅曾于慈禧面前“伏地痛哭”,指责维新变法。当戊戌五、六月间,皇上言改革,举朝言改革,民间言改革,而彼独悍然曰:“吾誓不改革。”表示“痛心疾首于新政,必尽罢之而后快。”大学士徐桐甚至无耻宣称:“宁可亡国,不可变法。”
据朱贤枚《慈禧扼杀戊戌变法的前后》
问题:
(1)根据材料一,指出康有为依托古人宣传改制的主要目的是什么?
(2)根据材料二,指出顽固势力对维新变法的态度。结合变法的具体内容,简要说明他们持这种态度的原因
(3)指出维新变法失败的主要原因。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是西方七个最大的工业化国家(美国、英国、法国、德国、日本、意大利和加拿大)的国家元首或政府首脑就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进行磋商的机制。它自20世纪70年代中期产生,经历了“经济议题首脑会议”、“政治议题首脑会议”和“多元议题首脑会议”三个阶段。它对维护西方发达国家的利益起了重要作用,同时在客观上有助于探索全球化背景下的大国协作和全球治理机制。
[料材二] 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主张减少政府干预的货币主义和供给学派逐渐主导着七国的经济政策,使得七国首脑会议在经济政策协调方面降低了“调门”;同时,由于东西方关系的再度紧张,在美国的极力推动下,首脑会议的议题开始扩展到政治领域。经济议题首脑会议发展成了政治经济议题首脑会议。……七国以经济援助为诱饵,逼迫苏联(俄罗斯)东欧加速“民主化”和“保护人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成了七国推行“和平演变”战略的工具。
[材料三] 1989年的巴黎会议粗暴干涉了中国的内政,对中国实行经济制裁。在制裁难以奏效的情况下,缓和了对华立场,对中国进行“接触”,希望“以触促变” ……从20世纪90年代中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与中国的关系进一步加强,甚至出现了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全球治理委员会(1995年)指出,“将迅速崛起的中国排斥在外,西方七国首脑会议就缺乏合法性和有效性”。
——据陈素权《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历史考察(1975-1996)》
问题:
(1)简述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七国首脑会议产生的历史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西方七国首脑会议的议题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产生了什么影响?
(3)你认为中国应如何应对西方七国集团首脑会议“吸纳中国加入的呼声”?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