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题宣州开元寺水阁
杜 牧
六朝文物草连空,天淡云闲今古同。
鸟去鸟来山色里,人歌人哭水声中。
深秋帘幕千家雨,落日楼台一笛风。
惆怅无日见范蠡①,参差烟树五湖东。
注:①范蠡:春秋时越国大夫,曾助越王勾践灭吴复国,功成身退,泛游五湖。
(1)“六朝文物草连空”运用了哪种修辞手法?首联寄寓了诗人什么样的感慨?
(2)尾联抒发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情感?
阅读下面的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天津桥①春望
雍陶②
津桥春水浸红霞,烟柳风丝拂岸斜。
翠辇不来金殿闭,宫莺衔出上阳花。
注:①天津桥,位于唐代“东都洛阳洛水之上”。②雍陶:晚唐诗人。诗歌的前两句描绘了一幅怎样的图景,请作简要分析。
答:此诗通篇写景,诗人借此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主要运用了怎样的表现方法?
答: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回答后面的问题。
野老歌张籍
老农家贫在山住,耕种山田三四亩。
苗疏税多不得食,输入官仓化为土。
岁暮锄犁傍空室,呼儿登山收橡实。
西江贾客珠百斛,船中养犬长食肉。诗中主要采用了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并简要说明。
本诗在语言上的突出特点是什么?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淮村兵后戴复古
小桃无主自开花,烟草茫茫带晚鸦。
几处败垣围故井,向来一一是人家。
[注] 淮村:南宋江淮一带中的一个村庄。戴复古:江湖诗派著名诗人。诗中“无主”、“茫茫”两个词有什么作用?
全诗以写景为主。诗人是如何借助景物的描写突出题旨的?
阅读下面的宋诗,按要求作答。
骤雨(宋)华岳
牛尾乌云泼浓墨,牛头风雨翩车轴。
怒涛顷刻卷沙滩,十万军声吼鸣瀑。
牧童家住溪西曲,侵早骑牛牧溪北。
慌忙冒雨急渡溪,雨势骤晴山又绿。
——据文渊阁《四库全书》第三、四句中“卷”、“吼”两个词有什么表达效果?请结合诗句简析。
有人说,本诗第五、六句可以放在开头,你认为好还是不好,为什么?
阅读下面这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插秧歌
杨万里
田夫抛秧田妇接,小儿拔秧大儿插。
笠是兜鍪蓑是甲,雨从头上湿到胛。
唤渠朝餐歇半霎,低头折腰只不答:
“秧根未牢莳未匝,照管鹅儿与雏鸭。”
注:莳未匝,插秧没有完成。插秧时节农家的繁忙在诗中有哪些具体表现?请加以概括。
“笠是兜鍪蓑是甲”一句用了哪种修辞手法?简要说明其表达效果。
第四联是田夫回答田妇召唤的话,但第三联中又写田夫“只不答”,这该怎么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