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表中所列的是12月22日甲、乙、丙、丁四地的白昼时间,根据表中数据回答题。

 
甲地
乙地
丙地
丁地
白昼时间
5小时30分
9小时09分
11小时25分
13小时56分

四地中属于南半球的是

A.甲地 B.乙地 C.丙地 D.丁地

四地所处纬度从高到低顺序排列的是

A.甲乙丙丁 B.甲乙丁丙 C.丙丁乙甲 D.丁丙乙甲

造成四地白昼时间差异的主要因素是
①地球的公转 ②地球的自转 ③黄赤交角的存在 ④地方时的不同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③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与手工劳动为基础的自然经济相适应的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是

A.高出生率、高死亡率、极低的自然增长率
B.低出生率、低死亡率、低自然增长率
C.高出生率、低死亡率、高自然增长率
D.高出生率、高死亡率、较低的自然增长率

我国最为常见的自然灾害是

A.地震和火山爆发
B.洪涝和干旱
C.台风和寒潮
D.滑坡和泥石流

人类历史进程的各个阶段,人类对自然资源的认识和利用程度不同,影响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自然资源也不同。下列组合正确的是

A.农业社会阶段——生物资源
B.工业社会阶段——土地资源
C.后工业化阶段——气候资源
D.工业化的初期和中期阶段——矿产资源

表中资料表明,20世纪80年代

A.四国中,美国能源利用效率最高
B.日本能源利用效率在降低
C.我国能源利用效率低于其他三国
D.印度能源利用效率及发展趋势均优于我国

在工业社会阶段,人类与自然环境的关系是

A.人地关系全面呈现不协调 B.人类被动适应自然
C.人对自然界的依附性增强 D.环境问题对人类的威胁并不严重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