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提出的“百家争鸣”与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从争论内容上讲,最主要的不同点是                     

A.前者侧重于文学艺术,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B.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文学艺术
C.前者侧重于政治运动,后者侧重于思想文化
D.前者侧重于科学研究的自由争论和发展,后者侧重于政治主张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以下是上海电信局制订的改进知识分子工作计划的摘录。促成该计划制订的是()

A.“向科学进军”的号召
B.“尊重知识、尊重人才”的方针
C.“以阶级斗争为纲”的理论
D.“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

2014年以前,半官方的民间组织一度是海峡两岸最重要的沟通桥梁。据此推断,台湾方面的半官方代表团,可能曾出席()

A.中华人民共和国开国大典
B.中国恢复联合国合法席位庆功会
C.《中美建交公报》签字仪式
D.香港回归交接仪式

下图是进步青年发表的漫画《蜡炬成灰泪不干》。它意在讽刺“蒋政权” ()

A.背叛国民革命,背信弃义 B.围剿工农红军,手足相残
C.实行消极抗战,国土沦丧 D.坚持独裁内战,自取灭亡

根据下图数据判断,该图统计的是1895-1911年间中国()

A.新建的洋务企业(单位:家)
B.对外赔款量(单位:千万两)
C.新建的政治社团(单位:个)
D.对外贸易顺差值(单位:千万两)

19世纪70年代,上海进口的所谓洋糖,基本都是将产自广东汕头和福建台湾的土糖,直接运到香港取得“洋糖”身份,再转运而来的。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不包括()

A.洋货行销内地“除入口一正税,一子口税外,任意畅行”
B.土货过关卡时“口口而查之,节节而税之”
C.土糖一经转口则“色泽莹白,人咸爱之”
D.“西商过埠则丁役围护,官吏趋迎”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