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为“位移传感器、数据采集器等仪器研究加速度和力的关系”的实验装置。
(1)在该实验中必须采用控制变量法,应保持___________不变,用钩码所受的重力作为___________,用DIS测小车的加速度。
(2)改变所挂钩码的数量,多次重复测量在某次实验中根据测得的多组数据可画出a-F关系图线(如图所示)。①分析此图线的OA段可得出的实验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单选题)此图线的AB段明显偏离直线,造成此误差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 。
A.小车与轨道之间存在摩擦 |
B.导轨保持了水平状态 |
C.所挂钩码的总质量太大 |
D.所用小车的质量太大 |
在“测定金属丝的电阻率”的实验中,某同学进行了如下测量:用毫米刻度尺测量接入电路中的被测金属丝的有效长度.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l.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甲所示,金属丝的另一端与刻度尺的零刻线对齐,图中读数为________ cm.用螺旋测微器测量金属丝的直径,选不同的位置测量3次,求出其平均值d.其中一次测量结果如图乙所示,图中读数为________ mm.
采用右图所示的电路测量金属丝的电阻.电阻的测量值比真实值________(填“偏大”或“偏小”).最后由公式ρ=________计算出金属丝的电阻率(用直接测量的物理量表示).
某同学到实验室做“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实验时,发现实验台上有以下器材:
待测电源(电动势约为4V,内阻约为2Ω)
一个阻值未知的电阻R0
电压表(内阻很大,有5V、15V两个量程)两块
电流表(内阻约为5Ω,量程500mA)
滑动变阻器A(0~20Ω,3A)
滑动变阻器B(0~200Ω,0.2A)
电键一个,导线若干。
该同学想在完成学生实验“测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同时测出定值电阻的阻值,设计了如图36-11所示的电路。实验时他用
、
、
分别表示电表
、
、
的读数。在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移动到不同位置时,记录了
、
、
的一系列值. 其后他在两张坐标纸上各作了一个图线来处理实验数据,并计算了电源电动势、内阻以及定值电阻
的阻值。
根据题中所给信息解答下列问题:在电压表
接入电路时应选择的量程是_________,滑动变阻器应选择_________(填器材代号“A”或“B”);
在画出图线时,用来计算电源电动势和内阻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用来计算定值电阻R0的图线的横坐标轴、纵坐标轴分别应该用_________、__________表示。(填“
、
、
”或由它们组成的算式)
若实验中的所有操作和数据处理无错误,实验中测得的定值电阻
的值________(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其真实值。
一个欧姆表共有(×1档)、(×10档)、(×100档)、(×1K档),中心刻度值是100,用该表的(×1档)测量一个电阻,指针偏转角度很小,指在1K与2K之间,若要较精确测出该电阻的阻值,应选用___________档测量,换档后,首先要进行_________________。
如图为某同学用多用电表测电阻时的表头和功能选择开关的情况。由图可读出其所测电阻的阻值为_______________。
某实验小组利用如图甲所示的实验装置来验证钩码和滑块所组成的系统机械能守恒.图乙所示是用游标卡尺测量遮光条的宽度,其读数为d=cm;实验时将滑块从图示位置由静止释放,由数字计时器读出遮光条通过光电门的时间Δt=1.2×10-2s,则滑块经过光电门时的瞬时速度为m/s.在本实验中,为了验证系统的机械能是否守恒,需要测量的物理量除了钩码的质量外,还需要测量和.
在“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实验中.用导线a、b、c、d、e、f、g、h按图所示方式连接电路,电路中所有元器件都完好. 合上开关后,若电压表的示数为2 V,电流表的指针有微小偏转,小灯泡不亮,则一定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
合上开关后,若反复调节滑动变阻器,小灯泡亮度发生变化,但电压表、电流表的示数不能调为零,则断路的导线为________.
请在图中虚线框内画出实验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