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是我国东北林区某地的采伐迹地示意图。读图完成5—7题。                                                                                                                        

图中甲.乙.丙.丁所代表的方位分别是

A.东.西.北.南 B.北.南.西.东
C.南.北.东.西 D.西.东.南.北

下列对图示内容叙述不正确的是

A.①树可能是红松,② 树可能是白杨
B.大小树皆伐,不利于林木的更新
C.减少植物的蒸腾,促进土壤沼泽化
D.降低采伐难度,提高生产率

这种采伐方式带来的后果,不可能是

A.水旱灾害频发 B.沙尘天气加重
C.物种减少 D.地震灾害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表是“四个不同地区农业生产比较表”。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甲-丁对应的农业地域类型可能性最大的是

A.混合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
B.乳畜业、大牧场放牧业、商品谷物农业、混合农业
C.水稻种植业、乳畜业、混合农业、大牧场放牧业
D.商品谷物农业、水稻种植业、大牧场放牧业、乳畜业

农业区位选择的实质是

A.保护生态环境 B.合理利用土地
C.获取最大利润 D.合理安排劳动力

根据“2015年城市GDP平均值在全国城市GDP中所占的比例”预测结果,我国划分了22个各具特色的城市群。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甲、乙、丙三类城市群分别表示

A.东部城市群、中部城市群、西部城市群
B.同心圆模式城市群、扇形模式城市群、多核心模式城市群
C.轻工业城市群、传统工业城市群、新兴工业城市群
D.特大型城市群、大型城市群、小型城市群

与N相比,核心城市M发展的优势条件为

A.矿产资源丰富 B.市场广阔
C.淡水资源丰富 D.交通便利

图为2010年北京市城市发展新区、首都功能核心区、城市功能拓展区、生态涵养发展区人口密度分布示意图。表反映10年来北京市人口及其构成的变化。结合图表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丁区代表北京的

A.城市发展新区 B.首都功能核心区
C.城市功能拓展区 D.生态涵养发展区

以上数据表明,10年来北京

A.人口自然增长速度较快 B.社会养老负担加重
C.外来人口女性比例下降 D.人口迁移加剧了老龄化

读某地地层剖面示意图,完成下列问题。

图中各岩层的形成,按由先到后顺序排列正确的是

A.③---②---①---④ B.①---③---②---④
C.②---①---③---④ D.①---②---③---④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岩层年代不同
②L1时a、b地表形态差异的原因是地质作用的差异
③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经历了下降运动
④地表由L1演化为L2过程中,伴随着图中褶皱的产生

A.①② B.③④ C.①④ D.②③

下图为“昆明(25°01′N,海拔1891m)与吐鲁番(42°56′N,海拔34m)日均温≥10℃持续期和积温(气温≥10℃持续期间日平均气温的总和)相关数据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有关图中的叙述,正确的是

A.昆明持续期长,是因为海拔高、太阳辐射强
B.吐鲁番持续期短,是因为夏季气温较低
C.昆明积温低,是因为海拔高导致夏半年气温不高
D.吐鲁番积温高,是因为位于我国地势第二阶梯

有关两地自然地理特征的说法,正确的是

A.吐鲁番夏季炎热干燥,是因为受副热带高压控制
B.昆明近几年春旱的主要原因是西南季风势力强
C.吐鲁番干旱的主要原因是深居内陆,距海远
D.昆明四季如春,是因为距海近,受海洋调节明显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