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材料一 2010年7月23日,广东省委、省政府印发的《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规划纲要(2011-2020年)》指出,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对日益激烈的国际国内文化竞争和文化与经济加速融合发展的新趋势,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文化建设在凝聚民族精神、提升公民素养、促进社会和谐、推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
材料二 《纲要》同时指出,改革开放以来,我省文化建设取得重大成就,为推动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文化动力。但是,当前我省文化发展水平总体上仍落后于全省经济社会发展步伐,与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不相适应。广东省建设文化强省要重点建设“珠江两岸文化创意产业圈”,珠三角地区着重发展传媒出版、工业设计、动漫游戏等高端和新兴文化产业;东西两翼和粤北山区要依托广府文化、客家文化、潮汕文化、雷州文化等地方特色资源优势,发展区域特色文化产业群,同时要广泛吸收借鉴国内外先进文化建设经验和优秀文化发展成果,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1)结合材料一,简要分析文化对经济、政治和人的发展的作用。
(2)材料二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矛盾观的哪些道理?材料是怎样体现这些道理的?
2015年春节期间,中国游客赴日购物消费近60亿元人民币,具有抗菌、可冲洗和座圈加热等功能马桶盖成为抢购热门。然而,马桶盖的外包装上赫然印着“Made in China”(杭州)。
材料一:近几年,中国市场对电子坐便盖的认知度不断提高,最近一段时间更是升温,是一个偶然,也是必然,反映出消费者对生活品质的追求不断在提高。在国内,消费者在购买产品时常有这样的困惑:“中国制造”肯定有好产品,但不知道厂家的宣传是否百分之百属实,不知道哪个是真正的好产品。
(1)结合材料,简析“马桶盖风波”给我们带来哪些经济学启示?
材料二:面对“马桶盖风波”,一位业内人士说:“由于我们没有统一的标准和监管,什么样的产品都可以拿到市场上来卖。没有统一规则,永远只能是——越诚实经营的企业,越吃亏”。中国一些企业也能生产国际标准的好产品,只是有些消费者不知道,或者存在误解。在消费者的消费选择上,包括消协在内的一些机构,都有义务给消费者相关的选择信息。
世上本无夕阳的产业,而只有夕阳的企业和夕阳的人。中国经济要从中低端迈向中高端,关键取决于技术和理念的创新。对此,李克强总理说:“消费者拥有更多选择,我们也抱着开放的心态,这也会倒逼我们产业升级。”
(2)结合《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政府应如何助推中国制造业的产业升级?
材料一:上个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粮食生产和粮食价格主要受到以下因素影响:①发达国家因为参加世贸组织谈判削减了农业补贴;②日本、巴西、欧洲等国家和地区农业生产率提高;③以生物质能源替代石油、煤炭等传统能源;④随着城市化、工业化进程加速,农业劳动力加速流失。在这种情况下,粮食供给将面临更加复杂的局面。
材料二:2014年10月16日是以“家庭农业-供养世界关爱地球”为主题的世界粮食日。在此前夕,国务院总理李克强10月15日在位于罗马的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发表演讲,表示中国愿意无保留提供技术和经验,与世界各国携手消除贫困饥饿。
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1)材料一中,刺激国际粮价上涨且影响机制相同的因素有哪些? (请选出序号)试在下图中平行移动供给曲线 S或需求曲线 D 以表示这种变化。(作图时请用 2B 铅笔,并画清楚)(2 分)
(2)结合材料二,请你运用《政治生活》“当代国际社会”的有关知识,为李克强总理拟定在联合国粮农组织总部的演讲要点。
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2015年上半年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元/人)
绝对量 |
同比增长(%) |
||
全国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
10931 |
7. 6 |
|
按常住地分 |
城镇居民 |
15699 |
6. 7 |
农村居民 |
5554 |
8. 3 |
|
按收入 来源分 |
工资性收入 |
6308 |
9. 0 |
经营净收入 |
1848 |
6. 4 |
|
财产净收入 |
882 |
9. 7 |
|
转移净收入 |
1892 |
11.4 |
材料二:《农村经济绿皮书》指出,中国扩大消费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但目前农村居民生活消费水平仍然相对较低。必须提高农民收入、提高农民增收能力和提高农民消费预期。
(1)试概括图表中的信息,并揭示图表和材料二之间的内在联系。
(2)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经济知识说明如何挖掘农村消费的潜力?
“一带一路”作为中国首倡、高层推动的国家战略,对我国现代化建设和屹立于世界的领导地位具有深远的战略意义。
材料一:当前,“一带一路”倡议已从理念设计、总体框架到完成战略规划,开始进入务实合作阶段,这将给中国及沿线国家和地区带来更紧密的联系、更广阔的发展空间和机遇,也将给我国带来一些风险和挑战,如一些国家政局不稳,基础设施落后,经贸法规薄弱,一些国家之间还存在矛盾等。
材料二:“一带一路”的发展目标是物畅其流,政通人和,互利互惠,共同发展。它能够将中国经济同沿线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中国坚持正确的义利观,道义为先,义利并举,向沿线国家提供提供力所能及的帮助,真心实意地帮助这些发展中国家快速发展。虽然面临着不少挑战,但中国政府相信,“一带一路”同时是经济改革的新机遇,我们一定会众志成城,全力以赴。
(1)结合材料一,运用矛盾主次方面的辩证关系原理,评析“一带一路”战略的发展前景。
(2)某省处于“一带一路”的焦点位置,为落实国家战略,请你运用历史唯物主义的相关知识,结合材料二,为该省经济升级提两条建议。
新常态下,经济增长可能减速,但民生改善不仅不能减速,反而要加速。
材料一:图1:2009~2013年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数量及占比
注:①当某一国家或地区60岁以上人口比重超过10%时,即进入老龄化社会。②进入老龄化社会时,中国人均GDP为3870美元,美国为10645美元。2013年中国人均GDP为6767美元,相当于美国的12.73%。
表2:中国老龄人口相关社会指标
年份 |
人口抚养比(%) |
老年人口医疗费用占GDP比重(%) |
需要长期照料服务的老年人口数量(万) |
2008年 |
27 |
0.76 |
1370 |
2013年 |
39 |
2.32 |
2110 |
2050年 |
* |
预计7.0 |
预计9700 |
注:人口抚养比,是指总人口中非劳动年龄人数与劳动年龄人数之比。一般以16岁至64岁为劳动年龄人口,15岁以下和65岁以上为非劳动年龄人口。
材料二:人口老龄化将是我国未来长期面临的局势,贵州省政府在建设养老服务业发展过程中提出:要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养老服务,要发挥社区等基层自治组织的作用,要落实税收优惠政策,要完善养老公共基础实施建设;要加强舆论宣传,倡导公民履行相关义务,积极参与并推进养老服务业的发展。
材料三:2015年8月1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颁布第514号令,完善了自2007年起执行的职工带薪年休假条例。在条例中对职工带薪休假的条件、要求和标准作出了具体的指导性意见。近期,国务院出台《关于促进旅游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要求将带薪年休假制度落实情况纳入各地政府议事日程,作为劳动监察和职工权益保障的重要内容。
(1)结合材料一,概括我国人口老龄化的现状,并分析其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可能产生的不利影响。
(2)结合材料二,运用政治生活知识谈谈我国应该如何破解养老困局。
(3)结合材料三,说明带薪休假制度的经济生活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