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达到182321亿,全国财政总收入31628亿元,(其中税收收入达到30866亿元、比上年增收5148亿元),比上年增加5232亿元;全国财政总支出33708亿元。据此回答7—11题:以下对材料的说明正确的是
①该年度财政有盈余 ②税收收入是我国财政的主要来源
③该年度财政有赤字 ④在我国财政包括了财政收入和税收收入
A.②④ | B.①③ | C.②③ | D.①④ |
2005年财政收入出现增长的根本原因是
A.分配政策的调整 | B.经济的发展 |
C.税收征管的加强 | D.税收收入的大幅增加 |
“牧童经济”是一个形象的比喻,使人们想起牧童在放牧时,只顾放牧而不顾草原的被破坏。它是由英国一位著名的经济学家提出的一种对自然资源进行掠夺、破坏式的经济模式。“牧童经济”模式表明市场经济
A.是有效的资源配置方式 | B.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的弱点 |
C.存在恶性竞争 | D.导致优胜劣汰 |
某国外知名IT企业,在网上销售商品时,操作人员误将价值1500元的商品标为l元,一些网民发现后,大量订购了这一商品。企业发现后.撤掉了该商品.同时承诺以1元的售价向已订购者提供商品。该企业遵循了
A.公平原则 B自愿原则 c平等原则 D.诚实信用原则在我国税收区别于其他财政收入形式的主要标志是它具备了
A.强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 B.法制性、无偿性、固定性 |
C.强制性、无偿性、公平性 | D.强制性、竞争性、固定性 |
天上明月,常令诗人爱恨交织。有人怜爱:辛苦最怜天上月,一昔(同“夕”)如环,昔昔都成玦;也有人嗔怪: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其实,月亮本是宇宙间一个冰冷无知的星球,它的阴晴圆缺乃是天体运动的自然规律使然,人们对它的爱恨都是无理的。然而正是通过这种看似无理的怜爱与怨恨,把诗人郁积于心的深情浓愁表达得淋漓尽致,因而无理却又显得有理了。可见,在诗的世界里,“有情”才能“有理”,“情”往往是胜于“理”的。这一论述说明
①文学世界中的事物没有客观性
②文学世界表达了作者对创作对象的主观感受
③文学创作是意识能动改造世界的具体形式
④文学创作具有自身特殊的规律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②④ |
古希腊恩培多克勒“流溢说”认为,认识是从物体流溢出来的物质经过感官通道引起的。 德谟克利特“影像说”认为,感觉和思想是物体的影像到达于感官引起的。近代思想家培根认为,知识就是存在的映象。上述观点
①都承认意识能够正确反映认识的对象
②都符合物质第一性、意识第二性这一唯物主义基本原则
③都认为认识是一个充满矛盾的辩证过程
④都带有明显的形而上学的特点
A.①③ | B.①④ | C.②④ | D.②③ |
“哲学要是不同科学接触,就会变成一个空架子”是指
A.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基础 | B.哲学以各门具体科学为基础 |
C.哲学是各门具体科学的总和 | D.哲学是世界观,各门具体科学是方法论 |
哲学上存在着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辩证法和形上学这“两个对子”。 下列选项中与“两个对子”对应正确的是
①理在事先一一断章取义②形存神存一一心外无物
③掩耳盗铃一一削足适履④沧海桑田一一刻舟求剑
A.①② | B.②④ | C.①③ | D.③④ |
中国式过马路,是指部分中国人集体闯红灯的一种现象,即凑够一撮人就可以走,和红绿灯无关。有人表示:“斑马线存在与否,取决于大家的目的。”与此观点相通的是
①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②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③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④自在飞花轻似梦,无边丝语细如愁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