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在刚刚过去的2005年,中央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政策效应逐步显现,中国经济从前几年的加速增长阶段转向稳定增长阶段,经济运行的稳定性并口协调性明显增强,为“十五”计划画上圆满句号。
(1)中央为什么要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 
(2)加强和改善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是什么?

科目 政治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近年来,中国的GDP不断增长,但国人的幸福感却没有与GDP同步提升。专家指出,GDP的不断增长非常重要,但如何让老百姓切实感受到GDP增长对于生活福祉的改善更为重要。这才是增加GDP的根本目的。李克强总理在十二届人大二次会议闭幕后回答记者提问时也指出,我们之所以把经济增长定在7.5%左右,考虑的还是保就业、促民生,增加城乡居民收入。我们更注重的是数字背后的民生,增长背后的就业。
能否处理好经济发展与民生改善的关系,考量着政府的智慧,关乎着政府的权威。结合材料,请你从政治生活角度谈谈如何处理好二者的关系以树立政府权威。

为解决地方债务的问题,国家某课题组为政府提交了三套方案:
方案A:提高税率,增加税收种类。
方案B:厉行节约,严格控制新债。
方案C:加印钞票,减少民生支出。
在上述三个方案中选择两个不恰当的方案,运用经济生活知识,分别说明实施这两个方案的后果。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2013年《政府工作报告》指出,中央财政着重解决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等事关群众切身利益的民生问题。
材料二:近几年,国家财政支持了许多重大建设项目,如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超级计算机、高速铁路等。
材料三:2013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做好明年经济工作,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必须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
上述三则材料是如何体现财政作用的?

“建设美丽中国”是党在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和战略任务。有人说:美丽中国应该是山清水秀,空气清鲜,但在最近几年,已经能明显感受到一些地区空气质量下降,尤其是雾霾天气明显增多,范围越来越大。久久挥之不去的雾霾从一定意义上警示我们,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活动中,既要利用自然,又要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
(1)材料体现了规律的哪些特征?
(2)结合材料,运用规律的有关知识,分析雾霾天气给我们的警示。

关于“中国梦”的讨论和思考已成为社会的热点。某校高三(1)班学生以“梦想与行动”为主题,进行了一场主题探究活动。
[自由发言]有梦想就要有行动
习近平同志定义“中国梦”——实现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梦想,而且满怀信心地表示这个梦想“一定能实现”。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我们实实在在的行动。学生张枫主张:有梦想就要有行动。
(1)请你运用生活与哲学的有关知识,谈谈你对“有梦想就要有行动”的理解。
[观点归纳]圆梦需要实实在在的奋斗。
目前,中国发展所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仍然复杂,要让“中国梦”得以实现,一定要立足于现实的前提和基础,将困难想得充分些,将问题考虑得深入些,让梦想插上现实的翅膀,脚踏实地地努力,实实在在地奋斗,中国的未来就会有更光明的前景。学生李晓归纳:圆梦需要实实在在的奋斗。
(2)请运用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知识,说明“圆梦需要实实在在的奋斗”对你的哲学启示。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