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纬线的交点( 图中数字的单位均为度)。读图判断1~3题。该日最有可能是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此时北京时间是
A.2时 | B.4时 | C.8时 | D.16时 |
此季节
A.东北平原正忙于播种小麦 |
B.在北印度洋上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
C.开普敦地区处于多雨期 |
D.有利科考队赴南极洲考察 |
读下图,完成下列小题。若图中曲线为等高线,b地海拔小于d地,则()
A.该区域属于向斜构造 |
B.a地可以看到c地 |
C.b地可能发育溪流 |
D.d地土壤水分条件较差 |
若图中曲线为北半球的某段纬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a地在d的正东方向 B.B.d两地元旦同时日出
C.c地最晚迎来元旦 D.d地元旦白昼最长若图中曲线为南半球的某段等温线,该图可以表示()
A.7月份大陆部分的等温线 | B.大陆东部的海水等温线 |
C.高大山脉及两侧的等温线 | D.冷锋过境区域的等温线 |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③④⑤四个环节所完成的是:()
A.海陆间水循环 |
B.陆上内循环 |
C.海上内循环 |
D.地壳物质的循环 |
图中水循环环节①是()
A.地表径流 | B.地下径流 |
C.水汽输送 | D.蒸发、蒸腾 |
在水循环的各个环节中,能塑造地表形态的主要是:()
A.① | B.② |
C.⑤ | D.③ |
表示北半球暖流的是()
读下面的地质剖面图,回答下列问题。图中①处河谷的成因是()
A.向斜构造向下弯曲形成 |
B.背斜构造顶部遭侵蚀形成 |
C.陡坡地带流水侵蚀力较强形成 |
D.断层地带岩层破碎易遭侵蚀形成 |
图中③处的岩石最有可能是()
A.花岗岩 | B.大理岩 |
C.砂岩 | D.砾岩 |
图示地段发生过的地质作用不能确定的是()
A.水平拉伸作用 | B.岩浆活动 |
C.变质作用 | D.沉积作用 |
甲、乙两图分别为庐山三叠泉和台北海滨野柳“女王头”景观图,下列有关甲、乙两处景观的说法,正确的是()
A.甲景观流水侵蚀作用显著 | B.乙景观主要由风力堆积作用而成 |
C.甲景观主要由向斜构造发育而成 | D.乙景观主要由石灰岩溶蚀而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