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中A、B两点分别是晨线、昏线与北纬30°纬线的交点( 图中数字的单位均为度)。读图判断1~3题。该日最有可能是
A.3月21日 | B.6月22日 | C.9月23日 | D.12月22日 |
此时北京时间是
A.2时 | B.4时 | C.8时 | D.16时 |
此季节
A.东北平原正忙于播种小麦 |
B.在北印度洋上自西向东航行的船只顺风顺水 |
C.开普敦地区处于多雨期 |
D.有利科考队赴南极洲考察 |
关于全球气候变化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人们把距今一万年以来的气候变化称为近代气候变化 | |
B.气候变化指冷暖变化,不包括干湿变化 |
C.近百年来全球气温在不断下降 |
D.气候变化是长时期大气状态变化的一种反映 |
我国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居世界第二位,为了对保护和改善世界环境作出我们应有的贡献,你认为下列措施符合我国国情的是 ( )
①调整工业布局,将高耗能工业转移到西部人烟稀少的地区 ②加快发展水电和核电建设,改善能源消费结构 ③大力植树造林,提高森林覆盖率 ④限制重工业的发展,减少能源的消耗
A.①② | B.①④ | C.③④ | D.②③ |
如果全球变暖,南极冰川全部融化,我国将被淹没的地区是 ()
A.东北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四川盆地 | D.黄土高原 |
有资料表明,近百年来全球平均气温已上升了0.6℃~o.9℃。当今全球气候具有变暖的趋势。读图2-27回答1~3题。
图2-27
1.图2-27中的气温变化曲线反映的是仪器观测时期的气候变化,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这一阶段地球平均气温波动上升
B.20世纪80年代的气温高于20世纪40年代的气温
C.该曲线变化的总趋势与地球大气中温室气体增加的趋势一致
D.近百年来的气温明显低于距今7万年到距今1万年的气温
2.图2-27反映的问题是全球变暖,下列对策可以缓解气候变暖的是 ( )
①减少化石燃料的使用量②大面积植树造林③发展技术提高燃料的燃烧效率④开发新能源,改善能源结构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3.上述气温变化对人类来说,既有正面影响也有负面影响,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气温升高将使森林树种大量增加
B.高山冰川将改变规模,有些地方出现减少和退缩
C.各地农作物产量都会大幅度减少
D.气候变暖,会使各地人们的新陈代谢变慢,增强身体活力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我国将可能出现的现象为 ( )
A.我国的热带将向北移 |
B.喜马拉雅山的雪线将下降 |
C.一月份0℃等温线将向秦岭——淮河以南移动 |
D.台湾岛的面积将增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