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读表,结合所学知识,回答1~3题。

温室
气体
浓度(mg/m3
年增长率才(%)
生存期
(年)
温室效应强度
(CO2=1)
对全球气候变暖的现有贡献率(%)
1750年
1990年
CO2
280
353
0.5
50—200
1
55
氯氟烃
0
0.00085
2.2
50—102
3400—1500
24
CH4
0.8
1.72
0.9
12—17
11
15
N2O
0.00029
0.00031
0.25
120
270
6

表中所列四种温室气体中,CO2对全球气候变暖“贡献”最大,主要原因是

A.CO2的年增长率大于其他温室气体
B.CO2的浓度远高于其他温室气体
C.CO2的温室效应强度比其他温室气体大
D.CO2在大气中的存留时间比其他温室气体短

温室气体使全球气候变暖的最主要原因是

A.使地面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多
B.使大气直接吸收的太阳辐射能量增加
C.使太阳活动增强,从而到达地面的太阳辐射增多
D.使大气吸收的地面辐射增多,大气逆辐射增强

有利于我国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的合理措施是

A.大量进口石油,减少煤炭使用量 B.改善能源结构,开发新能源
C.严格限制钢铁、核工业的发展 D.禁止砍伐森林,积极植树造林
科目 地理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读水循环示意图,回答下列各小题。

图中Ⅰ、Ⅱ、Ⅲ、Ⅳ代表的水循环环节分别是()

A.下渗、地表径流、蒸发、地下径流
B.蒸发、地下径流、下渗、地表径流
C.地表径流、蒸发、下渗、地下径流
D.蒸发、地表径流、下渗、地下径流

下图表示降水后各因素对Ⅱ环节的影响,其中正确的是()

A.① B.② C.③ D.④

同一时期在海洋中形成的岩石,水平方向上由浅海到深海依次形成的是砂岩、页岩、石灰岩。在地质时期内,海退是指海岸线向海洋推进,海进是指海岸线向陆地推进。图5是某海域不同地质时期(I→V)形成的地质剖面图,在I→V地质时期中,该海域海岸线的变化情况是()

A.I→III海退,III→V海进
B.I→III海进,III→V海退
C.I→IV海退, IV→V海进
D.I→IV海进, IV→V海退

2013年8月18日下午,日本鹿儿岛县樱岛的昭和火山口发生爆炸性喷发,喷出的烟尘高达5000米,为观测史上最高的一次。大量火山灰直冲云霄。图甲为“地壳物质循环示意图”,图乙为“大气受热过程示意图”。读图完成下列小题。

与昭和火山喷发形成的岩石类型一致的是图甲中的()

A.甲 B.乙 C.丙 D.丁

图乙数码所示辐射中,直接受弥漫在大气中的火山灰影响而减弱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河流阶地是河流地貌系统的有机组成部分,其自身的发展演变不同程度地记录了流域环境的演变过程。德雷沃河位于印度尼西亚,属伊里安岛内较大河流之一,流域中上游有砂金矿分布。读德雷沃河(局部)河流阶地演化和现状图,回答下列各题。

关于德雷沃河流域推断正确的是()

A.位于板块交界处,岩浆冷却凝固形成砂金矿
B.河流流程长、流量大,适宜发展航运
C.流域内农业发展以劳动密集型为主
D.大规模开发易造成土地沙漠化

图中阶地2、阶地3形成的主要原因是()

A.流水侵蚀 B.流水堆积 C.风化作用 D.风力堆积

江西三清山是花岗岩山岳峰林地貌的一个天然博物馆,被中外专家一致称为是“西太平洋地区最美的花岗岩区”。其中“东方女神”、“巨蟒出山”两处标志性造型景观,为世界“绝景”。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形成图甲风景的岩石属于图乙中的()
形成该景观地质作用的先后顺序是()

A.岩浆喷出—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B.地壳抬升—岩浆喷出—外力作用
C.岩浆侵入—地壳抬升—外力作用
D.外力作用—岩浆侵入—地壳抬升

为了对三清山进行准确地景观数据获取、格局分析、生态监测、生态规划等研究,可以借助的地理信息技术是()

A.RS、GIS B.RS、GPS
C.GIS D.RS、GPS、GIS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