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7日,甘肃舟曲县持续40多分钟,降雨量达到90多毫米,强降雨导致特大山洪泥石流灾害发生,造成遇难1465人,失踪300人,受灾4496户、20227人。舟曲县位于甘肃省南部,西南与四川省九寨沟县接壤。地处南秦岭山区,东南至西北走向的岷山山系贯穿全境。海拔高度在1173—4504米之间。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地形复杂,沟壑纵横,高差悬殊,是典型的高山峡谷区。年平均气温14.1℃,年均降水量400-800毫米左右,年日照时数1842小时。据此完成8—10题。灾情发生后,对抢险救灾指挥决策、灾情评估等具有重要作用的技术是:
A.IT技术 | B.RS技术 | C.GIS技术 | D.GPS技术 |
与舟曲县泥石流灾害发生事件相关很小的是:
A.周边沟壑纵横,高差悬殊的复杂地形因素 |
B.持续时间长,降雨强度大,降雨总量多 |
C.汶川地震对舟曲影响很大,地震导致其周边山体的裂度增大、岩层破碎,雨水容易进入,导致滑坡、泥石流发生。 |
D.县城选址不当,水利工程设施少。 |
舟曲县地处
A.我国内流区域 | B.我国干旱区 |
C.我国季风区 | D.我国年太阳辐射量丰富区 |
下图为局部经纬网图,甲、乙区域所跨的纬度相等,QR的实际距离约为MN的2倍。读图完成下列问题。下列有关甲、乙两区域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区域位于乙区域的西北方向 |
B.乙区域的面积约是甲区域的4倍 |
C.甲区域位于西半球,乙区域位于东半球 |
D.甲区域面积约是乙区域的1/2 |
某人从Q点出发,依次正东、正北、正西、正南各走110千米,他最后位于( )
A.出发点 | B.出发点以西 |
C.出发点东北 | D.出发点以东 |
下图为我国山东丘陵某一苹果园等高线地形图(等高距为10米)。果农在收获苹果时发现,a处的苹果比b处的苹果平均果径大,但a处的苹果色泽没有b处光鲜、红润。据此回答各题。b处的苹果成色好的原因是
A.坡度小 | B.光照条件好 |
C.水分充足 | D.植被稀疏 |
a处苹果较大的主要原因是
A.水肥条件好 | B.昼夜温差大 |
C.光照条件好 | D.空气湿度大 |
下图为“我国某区域年日照时数(指地面接收太阳辐射时间的一年累计值,以小时为单位)分布图”。读图回答各题。 甲处年日照时数约为
A.2 480 | B.2 770 | C.2 600 | D.无法判断 |
影响甲、乙两地日照时数差异的最主要因素是
A.正午太阳高度的差异 | B.地表植被类型的差异 |
C.天气状况的差异 | D.白昼长短的差异 |
下图所示为一假想地区某月等温线分布,图中P处因受地形影响气温出现异常。读图完成各题。该图所示可能是
A.北半球的1月 | B.北半球的7月 |
C.南半球的2月 | D.南半球的8月 |
仅从气候因素考虑,若要在M、N两地中选一地点建海滨浴场,正确的方案及理由是
A.M地:气候温和湿润 | B.M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
C.N地:气候温和湿润 | D.N地:夏季晴天多,日照充足 |
下图中阴影部分为黑夜,据图完成各题。观测者从甲、乙、丙、丁四个角度能够观测到右图所示昼夜状况的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从a到b的箭头方向是
A.向东 | B.向西 |
C.先西南后西北 | D.先东南后东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