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N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
A.常温常压下的33.6L氯气与27g铝充分反应,转移电子数为3NA |
B.标准状况下,22.4L己烷中共价键数目为19NA |
C.由CO2和O2组成的混合物中共有NA个分子,其中的氧原子数为2NA |
D.1L浓度为1mol·L-1的Na2CO3溶液中含有NA个CO32- |
下列所作出的结论中一定正确的是
A.无色试液使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结论:该试液一定是碱溶液 |
B.加入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加盐酸,沉淀不消失,一定有SO |
C.无色试液焰色反应呈黄色,结论:试液中一定含有Na+ |
D.无色试液加入碳酸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结论:试液中含氢氧化钙 |
无色溶液可能由K2CO3、MgCl2、NaHCO3、BaCl2溶液中的一种或几种组成。向溶液中加入烧碱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加入稀硫酸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①肯定有BaCl2②肯定有MgCl2③肯定有NaHCO3
④肯定有K2CO3或NaHCO3⑤肯定没有MgCl2
A.①②③ | B.②④ | C.①③ | D.①③⑤ |
下列各组物质中,W为主体物质,X为杂质,Y为除杂试剂,Z是除杂方法,其中正确选用了试剂和处理方法的是
W |
X |
Y |
Z |
|
A |
CH3COOC2H5 |
CH3COOH |
饱和Na2CO3溶液 |
分液 |
B |
CO2 |
SO2 |
饱和Na2CO3溶液 |
洗气 |
C |
NaCl固体 |
I2 |
CCl4 |
分液 |
D |
Na2CO3 |
NaHCO3溶液 |
Ca(OH)2溶液 |
过滤 |
下列制取、检验、提纯或保存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①向某溶液中加入KSCN溶液,检验该溶液是否含有Fe3+
②用植物油、NaOH溶液制取肥皂 ③向FeCl3饱和溶液中滴加NaOH溶液制取Fe(OH)3胶体 ④用焰色反应检验K+时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⑤少量液溴用水液封后密封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 ⑥向混有乙酸的乙酸乙酯中加入NaOH溶液后再分液,提纯乙酸乙酯
A.①③⑤⑥ | B.②④⑤⑥ | C.①②④⑤ | D.①③④⑥ |
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相互反应时,无论哪种过量,都可以用同一个离子方程式表示的是
①碳酸钠溶液与盐酸②偏铝酸钠溶液与盐酸 ③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
④硝酸银溶液和氨水⑤氯化铝与氨水⑥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
A.③⑤ | B.①③⑥ | C.仅有⑤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