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中山认为:“民生就是政治的中心……历史上的政治和社会经济……都归至于民生问题。”为此,他最初提出的政策是
A.平均地权 | B.奖励实业 | C.保护工商 | D.土地革命 |
规定列强在北京东交民巷设立“使馆界”,各国驻兵保护的不平等条约签订于 ( )
A.鸦片战争后 | B.中法战争后 | C.甲午战争后 | 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后 |
澳大利亚人莫里循,曾任《泰晤士报》驻华首席记者,中华民国总统政治顾问,居住北京达20余年(1897~1920年)。他的大量报道.通讯与日记成为研究这一时期中国历史的重要素材。下面这些资料里,他不可能留下的是 ( )
A.火烧圆明园的现场报道 | B.八国联军侵华的照片 |
C.大总统宣誓的照片 | D.五四运动的有关报道 |
1912年春,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下图所示的文件,下列有关它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宣告了中华民国的成立 |
B.标志着清王朝统治的结束 |
C.宣布废除清政府与列强签订的一切不平等条约 |
D.标志着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
鲁迅说:“至于中国所谓的手段,在我看来,有时也应该说有的,但绝非‘以夷制夷’,倒是想‘以夷制华’。然而,夷又哪有这么愚笨呢,却先来一套‘以华制华’给你看。”其中最能体现列强‘以华制华’策略的条约应该是 ( )
A.《南京条约》 | B.《北京条约》 | C.《马关条约》 | D.《辛丑条约》 |
2011年8月,第26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在中国深圳胜利举办,这为中国南京成功举办2014年世界青奥会提供了经验。为迎接青奥会,某中学准备在校园网上创办一个与南京历史相关的网页。请你阅读下列有关图片的解说词,其中准确的是 ( )
A.图l:中英《南京条约》的签订,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 |
B.图2:《天朝田亩制度》的颁布,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
C.图3:中华民国的建立,确立了资产阶级共和政体 |
D.图4:渡江战役的胜利,消灭了国民党军队的主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