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煮过的和没煮过的马铃薯片上分别滴几滴过氧化氢。在马铃薯片X上出现泡沫,在马铃薯片Y上没有泡沫,以下哪一项是正确的解释?( )
A.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只影响碳水化合物分解成单糖 |
B.马铃薯片X是煮过的,因为没煮过的马铃薯片酶能使过氧化氢不起作用 |
C.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过氧化氢分解马铃薯片中的酶 |
D.马铃薯片X是没煮过的,因为马铃薯中含有酶,促使过氧化氢的分解,但酶会在高温中失活 |
下列所示的黏性末端是由几种限制性内切酶作用产生的()
A.1种 | B.2种 | C.3种 | D.4种 |
下图是某种微生物体内某一物质代谢过程的示意图。下列有关酶活性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
A.丁物质既是酶③催化生成的产物,又是酶③的反馈抑制物 |
B.戊物质通过与酶④结合导致酶④结构变化而使其活性下降 |
C.当丁物质和戊物质中任意一种过量时,酶①的活性都将受到抑制 |
D.若此代谢途径的终产物不断排出菌体外,则可消除丙物质对酶①的抑制作用 |
下图是物种形成的一种模式。物种a因为地理障碍分隔为两个种群a1和a2,经过漫长的进化,分别形成新物种b和c。在此进程中的某一时刻,a1种群的部分群体越过障碍外迁与a2同域分布,向d方向进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b和d存在地理隔离,所以一定存在生殖隔离 |
B.c和d不存在地理隔离,却可能存在生殖隔离 |
C.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留居群体的基因频率相同,则b和d是同一物种 |
D.a1中的外迁群体与当时a2种群的基因频率不同,则c和d是不同物种 |
下图①和②表示发生在常染色体上的变异。①和②所表示的变异类型分别属于()
A.重组和易位 | B.易位和易位 |
C.易位和重组 | D.重组和重组 |
在细胞分裂过程中出现了甲、乙2种变异,甲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染色体片段。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①甲图中发生了染色体结构变异,增加了生物变异的多样性
②乙图中出现的这种变异属于染色体变异
③甲、乙两图中的变化只会出现在有丝分裂中
④甲、乙两图中的变异类型都可以用显微镜观察检验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