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分析回答下面Ⅰ、Ⅱ两题:
Ⅰ.下图是氮在自然界中和生物体内转化过程的部分过程示意图。
(1)能够完成图中②过程并且还要分泌生长素的生物是_______________。
(2)自然界中将NH3转化成NO3-的生物的同化作用类型是__________________。
(3)下列氨基酸中,人体内不能通过⑥过程来合成的是_________。
A.丙氨酸 B.甘氨酸 C.赖氨酸 D.谷氨酸
(4)如果为了预防禽流感,对鸡注射了禽流感疫苗,并同时连续饲喂用15N标记的氨基酸若干天,几天后,检测其血清成分中15N有明显增高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__。
Ⅱ.右图为下丘脑对人体部分生理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图中英文字母表示激素,甲、乙、丙、丁表示内分泌腺,数字表示部分生理活动,其中,激素C的分泌受H的调控影响。虚线部分表示神经调控。
(1)图中与激素A协同作用升高血糖浓度的激素是_________(填英文字母)
(2)从图中的调控关系判断,丙可能是_______。
(3)F物质只能作为丁的信号,与丁细胞膜上具有特定的____________(物质)有关。
(4)当受到寒冷刺激时,除了图中所示的腺体的生理活动发生改变外,采用物理方式调节体温的四种效应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为验证胰岛素能促进葡萄糖进入动物细胞,请完成下列实验设计的第二步和第三步,并作出实验结果预期及结论。
第一步:取两个已灭菌的培养瓶编号为A、B,分别装入等量的已灭菌且含14C标记的葡萄糖的动物细胞培养液。将小白鼠的胚胎用剪刀剪碎,然后用胰蛋白酶处理,再用生理盐水洗去胰蛋白酶制成单个分散的细胞,分成两等份,分别加入到A、B两个培养瓶中待用。
第二步:A中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B中加入与A等量的生理盐水。
第三步:将A、B两个培养瓶振荡摇匀后,一起放入适宜温度的恒温箱中培养一定的时间。
第四步:取出A、B两个培养瓶,用离心装置分别离心,收集上清液,然后用检测放射性同位素的仪器检测上清液中的放射性强度。
实验结果预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阅读材料请回答下列有关细胞工程和胚胎工程的问题:一对健康夫妇生下一男婴,一岁时脑出血死亡,二年后女方怀孕6个月时,经羊水及脐带血诊断为男孩且患血友病,遂引产。于是夫妇俩到广州中山医院附属医院做试管婴儿。医生培养7个活体胚胎,抽取每个胚胎1~2个细胞检查后,选两个胚胎移植,最后一个移植成功,出生了一健康婴儿,她是我国第三代试管婴儿。请回答:
(1)试管婴儿技术作为现代生物技术和母亲正常怀孕的过程的相同之处是_________________,不同点在于试管婴儿要经过______、______操作。
(2)如果B、b表示正常基因和血友病基因,则父、母亲的基因型分别是______、______。如果该夫妇再生一男孩,患血友病的概率是______。
(3)胚胎移植是否成功,与供体和受体的生理状况有关。大量的研究已经证明,受体对移人子宫的外来胚胎____________免疫排斥反应,这为胚胎在受体内的存活提供了可能。
(4)医生抽取活体胚胎的1或2个细胞后,可通过观察其性染色体的形态来判断早期胚胎的性别,你认为医生应选用____性别的胚胎进行移植,应用现代生物技术,现在人们已能够选取最理想的胚胎,其基因型应该是______。自然状态下,出现这样的胚胎的概率是______。该实例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应用于社会和人类生活的重要意义。
下图是植物组织培养的简略表示。据此回答:
(1)图中①表示__________________, A、B分别指______和______过程。
(2)若①是花药,则③是______植株,继续对其使用______处理可获得纯合子正常植株,该过程称为____________。
(3)图中②是____________时可用来生产人工种子
下图表示胚胎移植的基本程序、早期胚胎发育过程。请回答下列问题:
(1)请在图中空格处将内容补充完整:①______,②______。①处理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超数排卵技术的处理措施是对供体母牛注射__________。
(3)冲卵实质上是用特定装置,将供体母牛子宫内的______冲洗出来。
(4)冲卵后,对胚胎进行质量检查。这时的胚胎应发育到______或_____阶段。
(5)如果胚胎发育到了囊胚期,这时的______细胞将来发育成胎膜和胎盘。若要对囊胚期的胚胎进行分割,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
图4-2-8所示为细胞融合技术的一些过程,请据图回答:
①如果A、B细胞为植物细胞,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植物细胞在细胞融合前,可用先除去______,余下的部分可称为______。这一步骤中若用酶解法,所使用的酶是()
A.多肽酶 B.淀粉酶 C.纤维素酶 D.脂肪酶
(2)融合完成的标志是__________________。若A、B是植物细胞,则形成的D细胞还要应用____________技术把D培养成植株。
②A、B细胞为动物细胞,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若A、B是动物细胞,一般取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然后用________使其分散开来;A、B到C的过程中常用的但不能用于植物细胞培养的手段是________,所形成的D称为____________。
(2)若该过程是制备单克隆抗体,A为小鼠效应B细胞,那么,在获得此细胞之前,小鼠已被注射了_________。图中B为_________。
(3)若该过程仍是制备单克隆抗体,在A、B到C的过程中,所形成的C有___种,用来培养的D细胞应该是_________。从中选择出它的方法是______培养,获得D后,常用的培养方法是培养基中培养和注入_________培养。
2008年诺贝尔化学奖授予了三位在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科学家。绿色荧光蛋白能在蓝光或紫外光的激发下发出荧光,这样借助GFP发出的荧光就可以跟踪蛋白质在细胞内部的移动情况,帮助推断蛋白质的功能。下图为我国首例绿色荧光蛋白(GFP)转基因克隆猪的培育过程示意图,据图回答:
(1)图中通过过程①、②形成重组质粒,需要限制性内切酶切取目的基因、切割质粒。限制性内切酶Ⅰ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GATCC—,限制性内切酶Ⅱ的识别序列和切点是—↓GATC—。在质粒上有酶Ⅰ的一个切点,在目的基因的两侧各有1个酶Ⅱ的切点。
①请画出质粒被限制酶Ⅰ切割后所形成的黏性末端。________________。
②过程②需要在____酶的作用下完成,上述两种不同限制酶切割后形成的黏性末端能否连接起来____,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2)过程③将重组质粒导入猪胎儿成纤维细胞时,采用最多也最有效的方法是________。将目的基因导入植物细胞采用最多的方法是________。
(3)如果将切取的GFP基因与抑制小猪抗原表达的基因一起构建到载体上,GFP基因可以作为基因表达载体上的标记基因,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获得的转基因克隆猪,可以解决的医学难题是,可以避免________________。
(4)目前科学家们通过蛋白质工程制造出了蓝色荧光蛋白,黄色荧光蛋白等,采用蛋白质工程技术制造出蓝色荧光蛋白过程的正确顺序是:____(用数字表示)。
①推测蓝色荧光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和基因的核苷酸
②蓝色荧光蛋白的功能分析和结构设计序列
③蓝色荧光蛋白基因的修饰(合成)
④表达出蓝色荧光蛋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