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如图所示的电路中,E为电源电动势,r为电源内阻,R1和R3均为定值电阻,R2为滑动变阻器。当R2的滑动触点在a端时合上开关S,此时三个电表A1、A2和V的示数分别为I1、I2和U。现将R2的滑动触点向b端移动,则三个电表示数的变化情况是[ ]
| A.I1增大,I2不变,U增大 |
| B.I1减小,I2增大,U减小 |
| C.I1增大,I2减小,U增大 |
| D.I1减小,I2不变,U减小 |
如图为氢原子能级示意图的一部分,已知普朗克常量h=6.63×10-34J·s,则氢原子()
| A.从n=4能级跃迁到n=3能级比从n=3能级跃迁到n=2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波长长 |
| B.从n=5能级跃迁到n=1能级比从n=5能级跃迁到n=4能级辐射出电磁波的速度大 |
| C.一束光子能量为12.09eV的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上,受激的氢原子能自发地发出3种不同频率的光,且发光频率的最大值约为2.9×1015Hz |
| D.一束光子能量为15eV的单色光照射到大量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上,能够使氢原子核外电子电离 |
A、B两种光子的能量之比为2:1,它们都能使某种金属发生光电效应,且所产生的光电子最大初动能分别为 EA、EB。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A、B两种光子的频率之比为1:2
B.A、B两种光子的动量之比为1:2
C.该金属的逸出功
D.该金属的极限频率为
利用金属晶格(大小约10-10m)作为障碍物观察电子的衍射图样,方法是让电子通过电场加速,然后让电子束照射到金属晶格上,从而得到电子的衍射图样。已知电子质量为m、电量为e、初速度为零,加速电压为U,普朗克常量为h,则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
| A.该实验说明电子具有波动性 |
B.实验中电子束的德布罗意波长为![]() |
| C.加速电压U越大,电子的衍射现象越不明显 |
| D.若用相同动能的质子代替电子,衍射现象将更加明显 |
如图所示,电路中所有元件完好,光照射到阴极上时,灵敏电流计中没有电流通过,其原因可能是()
| A.入射光频率太高 |
| B.入射光波长太短 |
| C.光照时间短 |
| D.电源正负极接反 |
物体在运动过程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 A.在任意相等时间内,它受到的冲量都相同,则物体一定做匀变速运动 |
| B.如果物体的动量大小保持不变,则物体一定做匀速直线运动 |
| C.如果物体的动量保持不变,则物体机械能也一定守恒 |
| D.只要物体的加速度不变,物体的动量就不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