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种群、群落和生态系统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①气候、食物、天敌和传染病都将影响到大熊猫的种群密度
②在弃耕农田演替至森林的过程中,物种丰富度有所增加
③农田生态系统对太阳能的利用率要高于森林生态系统
④与北极苔原相比,热带雨林的抵抗力稳定性较弱
A.①② | B.②③ | C.①④ | D.③④ |
下图中1―6表示不同的物镜与目镜,乙和丙分别表示不同物镜下观察到的图像。有关描述正确的是()
A.1、2、5、6均为目镜,3、4均为物镜;且1比2的放大倍数小,3比4放大倍数小 |
B.把视野里的标本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时,应选用图中的1、3、5 |
C.从图中的乙转为丙,正确调节顺序:转动转换器→移动标本→调节光圈→调细准焦螺旋 |
D.欲获得最小放大倍数的观察效果,应选择图中的组合一般是1、4、5 |
大部分动植物体是不透明的,不能直接在显微镜下观察,一般要经过特殊处理,如将标本做成很薄的切片。但酵母菌、水绵、洋葱表皮等材料却可以直接做成装片放在显微镜下观察,这主要是因为它们 ( )
A.是无色透明的 | B.都带有特殊的颜色 |
C.是单个或单层细胞 | D.是活的细胞 |
实验中用同一显微镜观察了同一装片4次,得到清晰的四个物像如下图。有关该实验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A.换用高倍物镜前应先将物象移至视野中央,不应该提升镜筒 |
B.换用高倍物镜后需调节粗准焦螺旋提升镜筒才能观察到清晰的物像 |
C.实验者若选用目镜15×和物镜40×组合观察,则像的长度或宽度是实物的600倍 |
D.看到清晰像时物镜离装片最近的和视野相对最暗的都是④ |
人体的胃和迎春花的叶都属于器官,是因为二者 ()
A.均由不同细胞构成 | B.均由细胞构成 |
C.均由几种不同的组织构成 | D.功能相同 |
关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的有关叙述不正确的()
A.一块腹肌、血液、导管分别属于器官层次、组织层次、组织层次 |
B.一棵柳树的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由小到大依次为细胞→组织→器官→系统→个体 |
C.一块棉田中的全部幼蚜、有翅和无翅的成熟蚜属于一个种群 |
D.一口池塘里的水草、鱼、虾等全部生物属于生物群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