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①②③表示了真核细胞中遗传信息的传递方向,请据图回答下列(1)至(3)题:

(1)科学家克里克将图中①②③所示的遗传信息的传递规律命名为          法则。过程①发生在有丝分裂的间期和                         的间期。在过程①中如果出现了DNA若干个碱基对的增添从而导致生物性状改变,这种DNA的变化称为                 ,它可以为生物进化提供                      
(2)过程②称为        ,催化该过程的酶是              ,其化学本质是          。已知甲硫氨酸和酪氨酸的密码子分别是AUG、UAC,某tRNA上的反密码子是AUG,则该tRNA所携带的氨基酸是               
(3)a、b为mRNA的两端,核糖体在mRNA上的移动方向是                 。一个mRNA上连接多个核糖体叫做多聚核糖体,多聚核糖体形成的生物学意义是                      
                                
(4)某研究小组在“调查人群中的遗传病”活动中,统计数据并绘制了某家族遗传病系谱图,请据图回答问题。

①Ⅱ-5和Ⅱ-6婚配,后代中出现红绿色盲症男孩的可能性是           (请用分数表示)。如果他们不幸生育了一个21三体综合征患儿,原因可能是在减数分裂形成生殖细胞时,一方的21号同源染色体不能                 ,从而产生异常的配子并完成了受精作用。
②苯丙酮尿症的病因是患者体细胞中缺少一种酶,致使体内的苯丙氨酸不能沿正常途径转变成酪氨酸,而转变成了苯丙酮酸。此实例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之一是基因通过控制酶的合成来控制                    过程,进而控制生物体的性状。若该酶含有a个氨基酸,则控制此酶合成的基因中至少有       个碱基对。
③调查中发现,在当地的女性正常人中,红绿色盲基因携带者约占10%,则在Ⅱ-3和Ⅱ-4的后代中,出现苯丙酮尿症和红绿色盲症两病兼患的几率是           (请用分数表示)。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资料1:给动物刺激 A ,产生某反射活动;给动物刺激 B ,不产生该反射活动。如果同时给动物刺激 A 和刺激 B ,经过多次重复后,不给动物刺激 A ,只给刺激B也可以产生该反射活动。其中刺激 A 称为非条件刺激,刺激 B 称为条件刺激。
资料2:给大鼠服用药物 C 可引起抗体水平下降。给大鼠服用糖精则抗体水平不变。
若同时给大鼠服用药物 C 和糖精,经过多次重复后,只给大鼠服用糖精,结果引起抗体水平下降。
资料3:有些激素能够抑制免疫反应,有些激素则能够促进免疫反应。
资料4:食物中蛋白质缺乏导致严重营养不良时,动物的淋巴组织萎缩,免疫反应下降。根据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l)如果把糖精引起动物免疫反应的改变视为反射活动,则在该反射的建立过程中非条件刺激是,条件刺激是
(2)如果使用激素辅助治疗过敏反应,所用激素应对免疫反应表现为(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在进行异体器官移植后,应选用对免疫反应表现为(填"促进"或"抑制")作用的激素进行辅助治疗,以提高移植成活率.
(3)资料(填"1","2","3"或"4")说明动物的内分泌系统能够影响免疫反应。

(10分) 取生理状态相同的某植物叶片,分离得到大量的叶肉细胞,将等量的叶肉细胞分别悬浮在不同浓度的蔗糖溶液中,并在适宜的条件下,测定该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实验结果如图所示。

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达到最大后,随着蔗糖浓度升高,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从渗透作用的角度分析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是
如果要研究光照强度等因素对蔗糖溶液中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最好将叶肉细胞放在浓度为的蔗糖溶液中,原因是
(3)除蔗糖浓度外,如果分别改变叶肉细胞悬浮液中 CO2 浓度和温度也能影响叶肉细胞的光合作用强度,原因是

玉米的抗病和不抗病(基因为 Aa )、高秆和矮秆(基因为 Bb )是两对独立遗传的相对性状。现有不抗病矮秆玉米种子(甲),研究人员欲培育抗病高秆玉米,进行以下实验:
取适量的甲,用合适剂量的 γ 射线照射后种植,在后代中观察到白化苗4株、抗病矮秆1株(乙)和不抗病高秆1株(丙)。将乙与丙杂交, F 1中出现抗病高秆、抗病矮秆、不抗病高秆和不抗病矮秆。选取 F 1中抗病高秆植株上的花药进行离体培养获得幼苗,经秋水仙素处理后选出纯合二倍体的抗病高秆植株(丁)。
另一实验表明,以甲和丁为亲本进行杂交,子一代均为抗病高秆。
请回答:
(1)对上述l株白化苗的研究发现,控制其叶绿素合成的基因缺失了一段 DNA ,因此该基因不能正常,功能丧失,无法合成叶绿素,表明该白化苗的变异具有的特点,该变异类型属于
(2)上述培育抗病高秆玉米的实验运用了、单倍体育种和杂交育种技术,其中杂交育种技术依据的原理是。花药离体培养中,可通过诱导愈伤组织分化出芽、根获得再生植株,也可通过诱导分化成获得再生植株。
(3)从基因组成看,乙与丙植株杂交的 F 1中抗病高秆植株能产生种配子。
(4)请用遗传图解表示乙与丙植株杂交得到 F 1的过程。

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完善生物制剂 W 对动物不同细胞的分裂具有促进作用的实验思路,并预测实验结果。
实验材料:培养液、正常体细胞、癌细胞、 W 、胰蛋白酶。
(要求与说明:答题时不考虑加入W后的体积变化等误差。提供的细胞均具有分裂能力,只进行原代培养且培养条件适宜)
(1)实验思路:①取培养瓶若干个,分组如下:
每组设置若干个重复样品。
②各组样品在培养箱中培养一段合适的时间后,各取其中的几个样品,加入,摇匀,在显微镜下用血细胞计数板分别计数并记录细胞数。
③重复②若干次。

(2)预测实验结果(用坐标系和细胞数变化曲线示意图表示):

某植物在停止供水和恢复供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即气孔开放程度)与光合速率的变化如图所示。

请回答:
(1)停止供水后,光合速率下降。这是由于水是的原料,又是光合产物在植物体内的主要介质。
(2)在温度、光照相同的条件下,图中 A 点与 B 点相比,光饱和点低的是点,其主要原因是
(3)停止供水一段时间后,叶片发黄,原因是。此时类囊体结构破坏,提供给碳反应的减少。
(4)生产实践中,可适时喷施植物激素中的,起到调节气孔开度的作用。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